第六十章 横扫南阳,以乱制乱……【求追读】(1/2)

儘管徐庶第一时间拉住韁绳调转马头,但还是没逃过被包围的结局,看这上千人的阵势以及甲冑齐全的士卒配置,怕不是袁军偏师来了,想到这徐庶心中反而有点庆幸。

面对这种有编制的正规大军团,投降至少不会被稀里糊涂地干掉。

与此同时,来敏的想法也是如出一辙,先投降保住身家性命再谈別的。

正当二人准备丟下武器下马求饶之时,对面为首的那个长髯大汉率先喊道:

“尔等可是新野人士?吾乃刘荆州麾下大將魏延,特来討伐袁贼。”

“不是袁军……”

徐庶的阴霾消失不见,上前拱了拱手道:“在下鹿门书院学子徐庶,师从尚长公,这位乃是新野来氏的公子来敏字敬达,我等身后便是袁贼部曲,將军可否捎我们一程。”

徐庶这话说的半真半假,来敏的身份背景当然是真的,这一点盘查起来很容易,而他早年为人报仇还改了名,此来是留在荆州避难的,出门在外身份自己编一编也没关係,庞德公之名就是个很好的靠山。

况且他和司马徽、庞德公不止一次论学过,可以称得上是知己好友,而清流圈子的人脉多多少少也搭点。不过鹿门书院的门生这个確实是假的,因为他身上的江湖味太重,庞尚长那个老傢伙一直不让他进去。

至於说为什么不是提司马徽的名字,那不是荆襄这块庞氏的地位更高嘛。

庞德公之子庞山民娶了诸葛亮二姐,而诸葛亮的岳父黄承彦是蔡讽的女婿,而刘表的红人蔡瑁是蔡讽的儿子,这三个家族还算是沾亲带故。

当然,徐庶並不是因为这个理由,毕竟诸葛亮也才十一二岁,黄月英还更小,虽说双方有定娃娃亲的可能,但徐庶明显打听不到这些小道消息。

只是他上次听庞德公亲口说过,刘表入荆州之后曾来鹿山拜访过他,意在请他出山担任襄阳学宫的讲师,这足以见得刘表对庞德公很尊敬。

魏延听后面无表情,先是让麾下士卒收起兵刃,派人將话转述给苏淮。

“想不到竟在此处遇到了徐元直,来敬达也是个不可多得的奇才啊。”

苏淮正在和刘曄討论如何攻下新野,结果被这突如其来的遭遇弄得有些喜不自禁。

“你认识这二人?”

刘曄一头雾水,心道你不是平原人士吗,怎么对荆襄名士这么了解,难不成你其实是偷渡过去的黑户。

“神交已久算吗?来敬达暂且不说,这徐元直早晚必被玄德公收入麾下。”苏淮笑了笑道,徐庶这个刘备的白月光自是不用说。

至於来敏他也有所了解,这傢伙是后来蜀汉最长寿的臣子,此人早年从新野定居益州,诸葛亮北伐之时还请对方任军祭酒等职务,算是帮忙分担了一些军事方面的压力,后来因为口出狂言毫无节制被罢免,但诸葛亮死后又被重新起用,不久又因说话有过失,继续贬削,过一段时间又重新为官……总之就是仕途起起伏伏不断。

这傢伙也挺神奇,他喜欢读书,才学也超群,能力也说得过去,但没啥情商,和恃才傲物的禰衡有的一拼,不过值得称道的一点是,来敏对於古文字的研究很擅长,精通《仓頡篇》、《尔雅》的训詁学。

这算是一个异於其他文臣的闪光点。

【不知道对方能不能顺著甲骨文往前,將后世都还没证实的的陶唐王朝给考究出来。】苏淮心中生出一个荒诞无稽的念头。

刘曄闻言也有些惊讶,双眼放光道:

“此二人能力几何?”

“徐元直的话,现在要胜过你还很难,但最多两三年,你要贏他也很难了。”苏淮给出一个不是评价的评价。

刘曄有些无语地看著他,这能算答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