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玩幣玩的(2/2)

他一个即將升入高中的半大孩子,跑去跟父母说。

“爸,妈,咱把房子抵押了,再把存款都拿出来,去买一种看不见摸不著的『虚擬货幣』吧!这是未来趋势!”

这画面光是想想就让他头皮发麻。

父母大概会以为他中邪了,一顿混合双打打断腿都算轻的!

没钱,怎么办?

巨大的机遇摆在眼前,却因现实的镣銬无法触及,这感觉比前世看不到希望更让人焦躁。

必须想办法赚钱!赚到属於他自己的、能够自由支配的第一桶金!

陆承宇强迫自己冷静下来,那时他环顾四周,看著教室里青涩的同龄人,感受著自己同样年轻却装著沧桑灵魂的身体。

在这个年龄,他能做的事情实在有限,而能快速赚到大钱的路子,更是少之又少。

路,在哪里?

答案就在他脑海中那座庞大的“记忆图书馆”里。

他决定当一个“搬运工”,將前世那些尚未在这个时空诞生的、註定会大放异彩的作品,提前带到这个世界。

11年之后可抄的太多了!

现象级的电视剧如《狂飆》、《繁》,席捲网文界的巨著《诡秘》、《庆余年》、《剑来》。

还有眾多口碑上佳的小说,和適合改编的影视剧本。

这里面,有些可以写。

有些则可以提前谈改编版权。

这些都是他取之不尽的宝藏!

而且陆承宇的记忆点十分牢靠,想要抓住时间点是完全可以做到的事情。

既然此生已决定投身娱乐圈,这些“未出世”的剧本,岂有不取之理?

它们就是未来滚滚而来的財富!

得益於那如复印机般精准清晰的记忆,他的“创作”速度只受限於打字快慢,根本无需担忧灵感枯竭或创作瓶颈,甚至连学业都影响不大。

说干就干!

他利用父母亲戚的人脉,联繫上了一位出版社的老总,以笔名“冬至”推出了第一部作品《偽装者》。

这本书一炮而红,成功打响了“冬至”的名號。

他深諳飢饿营销之道,计划每隔半年左右才推出一部新作,维持热度。

即便如此“克制”,在刚结束的这个暑假里,他还是以惊人的“日更五章”速度,在网络上同步连载並引爆了另一部现象级小说。

这超忆的大脑,简直是作弊神器!

整个高中时期,陆承宇就这样化身“文抄公”,源源不断地將前世的金矿变现。

丰厚的版税、影视改编授权费滚滚而来。

高中这段时期,他不仅赚取了巨额財富,还颇具眼光地提前收购了不少未来会大火的小说的影视改编权,为日后布局。

就这样他的情况,还能在这个暑假以一天五更的情况下连载了一本大热小说。

只能说这脑子就是好用!

经济上的独立和事业上的成功,让他在家中的话语权陡增。

他终於说服了父母,用家里一半的积蓄加上自己赚来的钱,在2012年初比特幣跌至歷史冰点时。

按计划分批购入、进进出出,大致十万比特幣,赶上了2012年初的末班车。

他没敢再贪多,適可而止是规避风险的不二法门,他可不想因自己这只“蝴蝶”扇动翅膀过猛,引发不可预测的风暴,那才叫得不偿失。

隨后的一年多里,他继续依靠网络连载和实体书出版积累资本。

到了13年5月,一个更大的机遇出现在眼前,字节跳动的b轮融资。

早在一年前,陆承宇几乎押上了全部身家,甚至说服父母抵押了房產,以父亲的名义註册成立了“冬至资本”。

斥资三千万,溢价入局。

接下来的13-14年,是整个家庭勒紧裤腰带过的日子。

当14年字节跳动开启c轮融资时,陆承宇再次咬牙,將写书、卖剧本新赚的钱以及家里的积蓄悉数投入。

拮据到差点忍不住要拋售部分比特幣救急,所幸最终忍住了。

直到高中毕业那年的年底,才终於赎回了抵押的房子。

是的,陆承宇忙碌一整个高中时期,到2015年现在他手里除了中七位数的存款之外。

不说至冬资本的资金和字节的股份,他现在就只握有为数不多的比特幣和一些小说、剧本了。

然而,帐面上的財富是一回事,能动用的真金白银又是另一回事!

此刻的陆承宇,感觉自己“穷”得盪气迴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