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製片人(2/2)

她早已获悉这位新老板筹拍新片的消息,听说项目背后还有正午阳光、唐人影视这样的业內公司,甚至与万达影业也有接触。

这几家业內知名的合作方名字,本身就是觅山河实力与人脉的最佳背书。

这些公司不是隨便一个仗著北电出身的导演拿著剧本过去,吹得天乱坠就能拉到投资的,尤其对方还只是个大二学生。

而且,陈梓希越是深入了解,越是清晰地认识到新老板及其身后的公司握有著怎样的资源,不差剧本,不差资金,听说还与某个资本掛鉤。

当然,觅山河也並非没有短板,导演方面仅有文野这位尚未躋身名导之列的新锐。

製片人层面,更是缺乏一位能镇得住场面的核心人物。

而这,恰恰是陈梓希选择加盟的关键考量。

她看中的,正是这个能够让她施展拳脚、填补关键空缺、並依託强大资源创造价值的平台。

陈梓希点了点头,很快就进入工作状態,既然剧本没有审完,演员也没有选定,这些筹备工作是不是有些早了。

她看向陆承宇,直接点出疑虑问道

“现在就需要开始筹备?”

“是不是有些太早了。”

面对这位资深製片人的质疑,陆承宇没有迴避,坦诚道出了公司当前的窘境。

觅山河最初成立的定位,是专注於小说版权运营、剧本购买与改编,业务相对单一,因此团队规模不大。

如今涉足影视製作、艺人经纪、编剧合作等全链条业务,相关部门的搭建直到去年年底才启动。

现在人都还没有找齐,更需要一个人进行统筹负责了。

“一些基础性的工作確实需要先行铺开。”

“公司已经在著手招聘后勤场务、灯光道具、服化道等基础班底成员。”

“而且公司在魔都,我人在京都,现在许多事情处理起来十分麻烦,效率还不高。”

“等梓希姐你熟悉情况后,这些团队以及后续的全面筹备,可以全权负责。”

陈梓希听后心中默默记下,简洁地回应道

“我会儘快了解清楚。”

近年以来的电影电视剧创作增长,涉及到各个剧组切实各种需求的人才,就愈发紧张。

首先一个摄製组最基础的工作部门,就需要数十上百人,而像他们北电这些学校,主要培养是导演、编剧、摄影这一块,向下的板块就没有涉及。

所以,资深的人才各个摄製组都需要,导致有不少摄製组在这些基础部门里,找的都是一些没有专业影视技能的普工。

说著,他把的剧本给对方,可以让陈梓希先了解一下会涉及一些人员、道具、拍摄场地需求,让她心里有个数。

“摄影方面,梓希姐不用负责,我来找,北电在这一块的人才是不缺的。”

陆承宇希望陈梓希能依据剧本,先行梳理並筹备好除摄影之外的所有基础需求。

这样,一旦剧本审核通过、演员阵容敲定,剧组便能以最短的筹备期迅速开机,中间不要或者儘量不有太多的筹备期。

他將自己的诉求告诉对方,陈梓希一边翻了翻剧本,略作沉吟后点头应道

“我明白了。”

两人又就剧组运作的细节交换了些意见,不过半个小时谈话很快就结束。

两人分开之后,陆承宇长长舒了一口气,心头悬著的一块大石终於落地。

有陈梓希这位经验老道的製片人掌舵,后续工作推进就好开展了,他对拍好《唐探》的信心无形中又增添了几分。

然而,资金炼的压力始终盘旋在心头。

这几天《锦绣未央》的剧本费已悉数到帐,公司帐户上的资金已经破1200万。

不过,等到无心法师开拍的时候,又需要支出1000万,这钱需要提前留著。

另一边,《偽装者》已完成后期,製片人侯洪亮正与电视台、视频平台展开版权谈判。

按照前世的价格参考,大概在单集240万元人民幣左右。

这一价格包含了湖南台和网络平台(含某南卫视及企鹅视频、爱奇亿等网络平台联合版权)的联合版权费用,不过这一收入不是一下子全部到帐的。

按照这个標准,公司投资偽装者的份额比例,山影30%,正午阳光35%,他分帐35%,扣除税款后,陆陆续续预计能回笼近3000万。

只不过除了《唐探》的拍摄需求之外,他还需要预留给《楚乔传》一部分前期资金。

毕竟电影不是一拍完就上映,还有后期製作、宣发周期。

甚至后面进一步控股猫眼也需要资金,这是耽误不得的事情。

表面看陆承宇资金还很充足,他心知肚明,帐面上的钱根本经不起这几大项目的分摊消耗。

不计算的,根本不够。

比特幣该卖一点是一点,反正他手里还多得是,这事得提上日程处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