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叫你不追我!(1/2)
话音落下的瞬间,潘粤民脸上浮现出一个难以解读的微笑。
这最后的情绪表现,堪称神来之笔。
没错,就是这个感觉!
陆承宇心中暗赞,已经没有什么不满意的了,感嘆道
“潘老师的表现,出乎我的意外,实在是太好了。”
实际上,潘粤民出道很早,早在2000年时,就凭藉主演电影《非常夏日》摘得了第7届京都大学生电影节最佳新人奖。
虽然他的演技,与那些沉淀深厚的老戏骨相比,尚有差距。
但在当下明星与演员界限渐趋模糊的圈子里,他扎实的功底和表现力,绝对称得上实力派。
如今一试,確实精彩!
他这段无声胜有声的演绎,连原本只是来把关的路扬导演,此刻也起了合作的心思,感嘆道
“老潘这演技,真是越磨越好了!”
一旁的製片人陈梓希同样讚赏有加,老朋友是真的爭脸,她目光在潘粤民和陆承宇之间流转,笑道
“潘老师的演技好,陆总的眼光也了得。”
陆承宇眼中带著满意的笑意,没有丝毫犹豫,当场拍板道
“潘粤民老师,这个角色,就是你的了。”
说完,他心思微转,提议道
“潘老师,不知道您有没有考虑过,將个人工作室掛靠到某家公司旗下?”
“这样在资源对接和长远规划上,或许能更有优势些。”
潘粤民闻言,目光中闪过犹豫之色,但迅速调整好,语气诚恳回应道
“陆总,暂时我还没有这个想法。”
“我还是希望能先专注於打磨演技、提升自身能力。”
“等时机更成熟些,再考虑这些也不迟。”
“...”
待陈玉琪將潘粤民送出试镜室后,陈梓希转过头,看向若有所思的老板,轻声问道
“承宇,你是想把粤民的工作室,签到咱们公司来?”
陆承宇整了整神態,露出一个温和的浅笑道
“梓希姐,遇到潘老师这样的好演员,想多合作、建立更紧密的联繫是自然的。”
“但这终究要看人家自己的意愿啊。”
“再者,我们公司目前的艺人阵容偏重女艺人,正需要实力派的男演员来平衡。”
“遇到潘老师这样合適的人选,不试著问问看,心里总觉得有点可惜。”
其实在他心里,合適的目標不止潘粤民一人,还有张颂纹。
除了欣赏他们本身的演技实力外,更现实的原因是,这两位在这个实力层级里,无论是片酬预期还是合同洽谈,且都相对灵活务实。
这时,一直旁听的路扬轻轻敲了敲桌面,点出关键道
“老潘的戏是真好,但现在,恐怕不会轻易再把自己的工作室,绑定在某一家公司名下了。”
陆承宇心里也同意,旋即晒然一笑道
“是我操之过急了。”
这时,陈梓希从另一个角度分析,她和潘粤明是故交了,私下里约过,当然清楚对方的想法,但有些事,不能直说。
“等觅山河真正在圈內打出名號,把几部作品做扎实了,局面自然不同。”
“到那时,或许粤民和其他人,对合作的看法也会有所转变。”
潘粤民在圈內的定位有些尷尬,卡在一个『不高不低』的位置,可想要再往上突破一步,似乎又看不到。
所以,等以后做出成绩,对方看好公司发展前景,未必不会主动加深这方面的联繫。
之后试镜很快,等到所有演员试镜结束,陆承宇便將后续的具体事宜交给了陈梓希处理。
按照当前的进度,剧组最快六月底就能动身前往曼谷。
陆承宇知道作为首次执导电影的导演,即便自己导演系出身且足够用功,实战中仍难免会遇到诸多未曾预料到的细节问题。
这些问题能请教一位经验丰富的导演,就可以省下很多走弯路的时间。
一个是他们拍摄的场地是在外国,拍摄环境复杂,也会给拍摄带来了不少困难
一般而言,电影之中有许多场景需要在不同的地区进行拍摄,这增加了协调和后勤工作的难。
例如,在拍摄外景时,剧组需要在不同区域间转场,这不仅增加了时间和成本,还可能遇到各种不可预见的突发状况。
除了不可预测的天气因素之外,陆承宇希望拍摄安排,能儘量减少时间成本,多点钱,反而不要紧,但这无疑也需要极其周密,和高效的日程规划。
好在这方面有陈梓希协助,陆承宇可以放心许多,团队的核心成员基本都已到位。
公司目前,唯一让他感到棘手的是编剧这块,业內真正资深的优秀编剧,实在难寻。
硬要找,恐怕只能去其他公司挖角,或者只能退而求其次,由公司自己慢慢培养新人。
然而…
无论哪种方案,一时半会真急不得。
处理完电影的前期筹备事务,陆承宇的精力便转回到电视剧《楚乔传》的剧本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