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水潭地宫(1/2)

司马延自陈平安回到青州,便一直追隨,忠心自是毋庸置疑。

他的看法,自然是一针见血。

泗水村民其实並不多,先前陈平安曾让人统计过,总共也就剩下了不到两百人,哪怕是这三年来有新生婴儿,但依旧未曾到三百人。

然而,整个泗水村却居住数千人,这些人便是陈平安调遣回来的心腹,以及其家人。

数千人,每年发放一斤灵米,若按照一家五口来算,平均每年一个人能吃到的灵米,大约也有二两左右。

泗水村民通常吃一碗饭,大约就在二两。

也就是说,一个村民一年总共也就吃到了一碗灵米的量。

照这么算下去,待一家五口人到三世同堂,或者是四世同堂时,每个人一年所食灵米,就要到离谱的一两多,或是一两都不到。

这意味著,灵米给村民带来的改善,微乎其微,乃至於粗略不计。

也就是说,陈平安想要提高有修仙资质数量的想法,根本不可能实现。

纵然真有人诞生出拥有修仙资质的子嗣,也跟灵米无关。

陈平安思索一番,在得知其中利弊之后,嘆了口气望向司马延:“这该如何是好?司马先生既然能看出其中问题,应该有解决之法才对。”

儘管也读了不少书,简单的算术也会,可若是涉及太庞大的数字,陈平安就要一脸懵了。

“卑职认为,家主应该將灵米发放给关係最为亲近的人,关係由近到远,每年固定多少户。咱们泗水村如今大约有三百多户人家,平均每家三口到四口人。”

“若以家主为中心,家主的表弟秦方,应是拿到灵米最多的人,其次如张平、卑职等私卫,再之后才是原本泗水村的百姓。”

“然人心不可测,这其中並不排除有人日后会离开,或是背叛家主、背叛泗水陈氏。故而卑职建议,家主以仙师手段,將我等性命掌握於手中,再考虑灵米之事。”

这些话,无疑是將自己的性命交给了陈平安、陈家。

但这也的確是最为保险,且能双全的办法。

类似的事,陈平安先前也曾考虑过,但並未提出来。

没想到,今日司马延竟主动建议,倒是让陈平安不由再次高看了几分。

张平第一个站出来,附和道:“家主,就按照司马先生说的办吧!我张平本就是您在边城时的亲卫,后跟隨您回到青州。大虞灭亡后,家主让我把妻儿家人接至泗水村,此生我张平断然不会背叛家主,若对泗水陈氏忠心耿耿,相信纵然被施了仙法,也是无用之功!”

“兄长,算我一个!听说仙师可在人身上留下禁制,將人当做奴僕。咱们都是自家人,反正我是不会做出对咱们家不利的事来,若真有这样的法子,我第一个来!”张平话音刚落,便见秦方站了起来,神情凝重道。

事实上,早在几年前,张平就提过签订主僕契约这事。

当时陈平安只是说了声之后再说,便再无下文。

然为泗水陈氏发展,为了泗水村的发展,如今此事非做不可了。

司马延扫了眼张平与秦方,摆了摆手,示意两人先行坐下,紧接著便望向陈平安,道:“家主,此事全凭大家自愿,若有人不愿,也不可强求,大家吃喝全由家主提供,自是应该忠心耿耿。”

“但这其中定然有不少人,仅仅是想著混日子,若哪天陈氏出了事,怕不是会第一时间离去。卑职听闻,前些年泗水村已经发生过类似的事件。”

一个家族,无论在任何时期,团结都是最重要的。

只有抱著必死的决心“一切为了家族”,如此才能发展起来。

如今的泗水陈氏,首先要考虑的是自身的利益,其次才是泗水村民。

陈平安思索再三,最终缓缓开口道:“此事先前我也曾考虑过,今日过后,我会去请教丹辰子前辈。”

“兄长切莫再要拖延,此事听上去好似与我等颇为有利,然司马先生的话,方刚才仔细想了想,认为司马先生所言颇有道理。都说亲兄弟明算帐,纵然是如父母血亲,歷史也有先例,为了活命自相残杀。”

“方也读过一些史书,上曾提到,灾祸之年,饿殍万里,人曾易子而食……”

秦方再次起身,躬身上前。

见其如此,陈平安起身望向屋內眾人:“诸位先回吧!待我想好之后,自会通知你们。”

其实他早就从丹辰子那里得到了相关术法,只是不能立刻执行罢了。

虽说是司马延等人主动提出,可这至少要委婉一些才行。

犹如別人送东西,总是要推辞一番方才会收下……

“喏!”

见家主发话,一行人起身行礼,遂陆续离去。

望著眾人的身影,陈平安颇为满意的点了点头。

不久后,赵婉儿自偏房走来,端著一杯茶水来到陈平安身侧,轻声道:“方才秦方他们的话,我在偏房都听的一清二楚,夫君可不能马上拿出仙法,以免让有些人觉得您这是在与司马先生唱双簧。”

陈平安轻轻摆了摆赵婉儿的手,接过茶杯喝了口道:“自然如此。丹辰子前辈早就给我了一门叫做血契的法术,可以鲜血为契,收人为仆。”

“而立下血契之人,终生不得背叛其主。若生有叛心,当顷刻间化作一滩血水而亡。”

赵婉儿闻言,轻微頷首:“这术法当真可怕,如此说来,立下血契之人,岂不是就跟来福那般?”

“不一样,孙来福只是印奴,他所签订契约在谁手中,便是谁的奴僕,这与签订卖身契是一样的。而立血契之人,却只能效忠契约中的主人,不得背叛。”陈平安放下茶杯,將赵婉儿拉入怀中。

说话之间,一把將赵婉儿抱起,朝著两人所在庭院走去。

近来几日,陈青葫总是缠著陈寻仙两兄弟,非说要出去玩,这也正好给了两人时间……

泗水村河畔。

陈寻仙躺在河堤,望著湛蓝的天空,身旁的陈青葫已然睡著,小手抱著他的胳膊,脑袋枕在其肩膀。

在距离他十米之外的地方,陈寻道盘坐於地面,正在吸收著天地灵气。

“也不知二叔到底在想什么,怎得还不回来……”陈寻仙翘著腿,对陈常升颇有些埋怨。

若非二叔陈常升这些年不回家,陈寻道也不至於小小年纪,总是多愁善感的样子。

————————

陈常升刚洗漱完毕,准备下山打探一下如今的局势,若世道太平了,那便想办法,一路朝著青州走。

他对自己的实力,已经有了初步的认知。

根据兄长陈平安所说,修仙者最初的境界,是在体內凝聚灵气,其次便是炼气、筑基。

凝气期的修仙者有怎样的表现,陈常升见识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