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那一抹月色下的倩影!(1/2)

“我也就隨口说说。”苏明诺挠了挠头,急忙给自己打了一个补丁,“有些理解和想法,也是暑假的时候,从一些閒书里看来的。”

“苏同学很喜欢看书吗?”叶为民问道。

苏明诺微微頷首,应道:“喜欢。”

“喜欢看书是好事。”叶为民说道,“难怪你见识不凡,能说出这番道理。”

“多谢叶叔叔的夸奖。”苏明诺微笑地道。

“你刚才话里提到的两点,想办法新增社会就业,以及提高政府税收,使財政盈余,就目前的社会大环境下,你有什么想法吗?”叶为民下意识的继续深入追问,但话一出口,他才反应过来苏明诺只是一个刚刚高中毕业的学生,而不是他平时工作中的同事和属下,急忙又补充道,“隨便说说你的想法就行,不知道也没关係。”

苏明诺想了想,说道:“要新增社会就业,提高政府税收,增加財政盈余,具体的办法,肯定是得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不过,隨著社会环境的变迁,人们思想、普遍需求的变化,一些顺应时代发展的普適机会,还是会存在的。

就比如现在,新的宏观经济方针下,国企与私企的同向竞爭,很多行业准入门槛向私企放开,已经高度激发了市场经济的活力,从而使得劳动力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外出务工人员,形成劳动力大军,既激发了更多的市场需求,也创造出了更多物美价廉的產品。

而见识过了城市繁华,目睹了城市生活的便捷后。

发现靠著自己勤劳的双手,在城市里,也能挣来远高於在家务农的收入时……”

苏明诺说到这里的时候,目光忍不住地抬头环视著候车厅里,背著大包小包,来来往往的庞大外出务工队伍,眼里油然而生的浮现出一抹敬意,继续道:“这些犹如『候鸟』一样的数以亿计农民大军,也会想著能不能留在城里,能不能把自己也变成一个城里人,摆脱掉以前那种每天脸朝黄土背朝天,日日辛苦劳作,却年无盈余的日子,就算自己不能留在城里,他们也会想以后自己的子女,能不能留在城里呢?

每个人都有追求美好生活的权力。

宏观经济方针的改变下,数亿涌往城镇的农民大军,他们的需求,是极为庞大的,他们的创造能力,也是极为庞大的。

以他们的需求为导向,进行政策的引导,进行相关行业规模的扩容。

自然就容易创造出新的就业岗位,从而增加政府的財政盈余,使之取之於民,而用之於民了。”

“你是说……城镇化的建设?”

叶为民的目光越来越亮,瞬间明白了苏明诺这番话直指的根本问题。

苏明诺点了点头,说道:“对,就是城镇化的建设,这是目前能切实符合大家需求,且能创造大量就业,拉动、带动无数行业,还能以政府投资为主导的时代发展必经之路。”

“城镇化建设的方针,肯定是没错的。”叶为民仔细琢磨了片刻,说道,“但这对於人口集中流入,產业规模较大,就业机会较多的大城市和中心城市,才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对於小城市来说,特別是对於像咱们江陵县这种经济贫困的小县城来说,坚持这个方针,投入大不说,见效还有可能极其细微啊!”

“所以,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也很重要。”苏明诺说道,“我们江陵县,刚才叶叔叔你自己也说过了,自然资源丰富,就是交通不便,我认为这就是癥结所在了,还有就是隨著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於服务业的需求,也会与时俱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