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大理寺司直(1/2)

赵河山三言两语,便將昨日发生那些事说了个清楚,听的这些好奇之人皆是神色微变,心中开始迅速起伏。

所有人都知道左家的重要性,不论是左辽还是左戎、左今昭,他三人只要有一人明確自己的立场,那太子党和三皇子党之间,就会发生一次不小的变动。

如今既然作为太子胞弟的四皇子因为山南伯的事情而去触怒了卫国公,那是否说明,接下来会有很大可能,卫国公会决定站到三皇子的阵营去?

不是没有这个可能的,但眾人思索的点也在这,因为三皇子那边最大的支持者之一,便是户部尚书元易。

所有人都知道左辽与元易势同水火,所以接下来到底会如何发展,还需要看接下来的事態发展。

毕竟皇帝作为上一代夺嫡的胜利者,既然放任两位皇子夺嫡,显然是存了相互磨礪的意味。

磨礪磨礪,若是有一方太过强盛,那还磨礪个毛啊,直接玄武门见真章。

赵河山显然知道更多的消息,又道:“昨日在御书房內,上柱国与山南伯当著陛下的面对峙,山南伯为了给上柱国长孙定罪,在陛下面前胡搅蛮缠、搬弄是非。最后上柱国拿出了一颗名为留影石的奇异之物,其中记录了事情的全部真相。经童槐確认无误后,陛下大怒,將山南伯交由镇抚司处理。想来今日朝会,便会出结果吧。”

眾人点头,不禁看了眼人群中的那道蓝袍身影一眼。

没想到这左家长孙刚来京城就干了这么多事,既端了山南伯,还將四皇子都扯进来了。

隨著太监高亢的一声“上朝”,所有官员皆排好队形,整好衣装,依次入了金鑾殿。

百官进入金碧辉煌的大殿,面对高坐龙椅之上神色如常的乾元帝,齐齐跪拜,高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眾卿平身。”

“谢陛下。”

流程结束后,各部官员们便开始向皇帝匯报工作。

当今大周並非每日皆需上朝,一般都是三四天左右一次,最少也是一周一次,平日里若实在有事要奏,便自己上奏。

所以匯报的內容一多,时间便长了不少。

直到乾元帝听完前头一系列事情后,他的目光落向了童槐。

镇抚司指挥使童槐当即出列,拱手后高声道:“陛下,臣童槐有事启奏。”

官员们悄悄竖起了耳朵,等待下文。

“说。”

童槐依旧拱手,道:“启稟陛下,昨日卯时,京城外发生了一场性质恶劣的刺杀之事。刺杀者乃是山南伯的嫡长子罗耀,而被刺杀之人则是卫国公的两位后人。”

此言一出,朝堂诸公皆是譁然。

虽然他们早就在昨日就或多或少知道了这件事,但还是要譁然一下的。

龙椅上的乾元帝面色肃然,道:“你继续说。”

“是。”

童槐应声后,便將此事来龙去脉,包括后来的御书房对峙,山南伯的辩驳、以及左辽的反制一一在朝堂上公之於眾。

不过他只敘述完了这一部分,后来在京兆府外发生的事並没有说。

左辽面色始终不变,安安静静的站在自己的位置上,但其余官员的目光却频频落在他的身上。

“哼!这山南伯好大的胆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