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不可或缺的防御和通讯功能(1/2)
方明和宋志恆一下午的时间造了满满两箱军火。
他甚至还参照著那本“舰炮用穿甲弹”的资料造了两颗穿甲弹。
虽然有些材料用的是替代金属,但以方明机械製造的专业,他感觉是能用的。
至於是不是真的能用,得等舰炮系统修好了才知道。
他也是刚从林薇那得知,这艘护卫舰目前只是能开而已,其他系统或大或小都有问题。
就这也已经是林薇在军事基地时勤勤恳恳修了好几天的结果了。
方明没有继续再搞军火,因为他们並非是真的要当末日军火商,只是为了换取材料。
末世没有网络,卫星系统也都处於瘫痪状態,虽然有些大组织会在无线电台中公布交易信息,但可惜的是517號上的四个人都没有电台设备。
而舰艇上的无线电设备也同样是坏的。
所以他们並不知道准备要去交易的龙兴会有没有他们要的材料,就算有,两箱军火能换多少也是未知。
入夜之后,方明决定跟林薇一起先把雷达和无线通信电台修好。
他们接下来为了搜集改造舰艇的材料,一定会频繁地辗转各地进行交易,甚至可能要冒险到陆地上去搜索。
那么有雷达进行防御性探测,又有电台可以远程通讯,对他们来说就非常重要了。
林薇已经將大部分设施的故障原因都排查完了。
雷达和电台坏掉的原因差不多——天线损毁。
大概率是废弃在军事基地时巨大风浪或偶尔爬上舰艇的“夜鬼”搞坏的。
修复方案也很简单,林薇提供天线需要维修部分的具体结构,方明手搓,再配合著一起將损坏部分替换修復就行。
理论上维修不难,只是这艘护卫舰的雷达是三坐標相控阵雷达,用的是旋转式固態平板天线,不管是焊接维修还是由方明直接製作来替换,都费时又费力。
而雷达天线又安装在舰艇最高的桅杆之上,夜晚的风浪也给维修增加了难度。
所以两人从晚上7点多一直搞到第二天凌晨2点多,才完成整个维修任务。
这期间宋志恆和孙小小在宿舍休息,四人约定凌晨3点交接班。
林薇已经將航线和航速固定,发生意外时简单控制517號的方法林薇也已经教给两人。
维修完成后,林薇在控制台打开雷达,一直没有任何显示的雷达屏上终於有了反应,但这也意味著他们的油耗要提高了。
相控阵雷达的探测距离可以达到250公里左右,为了节约能耗,林薇没有把功率开满,探测100公里范围海域內的海空情况就足够船上的人员做出应对了。
方明在雷达屏上看到了探测范围內大大小小的船只並不少,好在距离他们都比较远,航线也不会交叉,更有些船只根本没动,只是漂荡在海中。
“有了这个如果遇到海盗什么的就主动多了,下次再把舰炮和火控雷达修一下,那就连远程打击能力都具备了。”方明道。
“那消耗的燃油就又要上一个台阶了。”
林薇倒不是有意泼冷水,只是如果搞不定混动系统,那么其实护卫舰需要拋掉所有这些除了航行以外的系统,才更有可能在燃油匱乏的末世保持舰艇动力。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如果没有防卫和进攻手段,我们会死的更快。”方明无奈道。
“我明白,只是有时会感觉没那么有信心,或许我们该试试去找一艘原本就是混电系统的其他型號舰艇来改装。”
“那或许会比找材料还难。”
人类异能大范围觉醒后,维持將近三年的混战早就把各国的作战舰艇都几乎打光了,且又没有新的战舰生產出来,他们能发现一艘维修后就能使用的护卫舰已经算是运气非常不错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