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財论座与母夜叉(1/2)

会稽县,县学外舍,一新生前来报导。

王教諭斜眼瞧了瞧站在门口的新生,见他肤色白皙,身穿崭新儒杉,外罩黑色纱衣,这才稍稍正色叫他进来。

问道:“姓名、年龄、家在何地?”

“学生姓陈、名途安,上月刚满十三岁,曹娥镇人。”陈途安拱手回道。

王教諭闻言正襟危坐,眼神亮了几分,笑问道:“可是曹娥镇,近水陈氏?”

陈途安摇头。

曹娥镇有两个陈氏大姓,一个是近水陈家,另一个便是陈途安所在的纸坊陈家。

相比出过两个进士,当今朝中有四品大官的近水陈。

纸坊陈,顶多算是个土豪之家,发跡时间也在近几十年,无论是底蕴还是名声都远逊於对方。

他连纸坊陈家的名头都没提,他们家只在曹娥镇响亮点,出了镇谁认识你一个土豪之家?搞不好还会闹出笑话。

见陈途安不是近水陈家人,王教諭顿时没了兴致,隨意挥了挥手说:“且在后面找个空位坐下。”

陈途安朝后瞧了一眼,不由皱眉。

整个教室从前往后共有十排,只有最后两排没坐人。

前面又都是些人高马大的老生,坐在最后一排別说能学到什么,就连教諭的脸都看不清。

县学外舍属於钱就能进,很多不学无术的老生,一年年留级,钱在外舍廝混,班上甚至还有二十多岁的。

不过陈途安也不怎么在乎,他来上县学,纯粹是家里的安排。

半年前,他好端端走在路上。

忽然一辆大运货车老远就朝他衝来,不论他怎么躲,勾八司机跟和他有仇似的,只盯著他撞。

於是再一睁眼,就成了同样被马车撞得头破血流的陈途安。

按陈家字辈,陈途安本来叫陈兴义,就是出了车祸才改了这个名字,寓意路途平安。

过去半年里,陈途安確定自己穿越到了宋徽宗宣和元年。

以他物理专业出身的薄弱歷史知识,都知道再不到一年,方腊就要起义啦!

还读个毛的书啊!到时候整个两浙路,都会闹翻天。

不过对他来说却是个机会,一个学物理的来说,穿越古代考什么科举?那是废柴文科生乾的。

木炭、硫磺、硝石,雷酸汞、无烟火药,速速助我!

再不济也能凭藉知识储备,做个富家翁噹噹。

就当陈途安破罐子破摔,走到倒数第二排正要坐下,王教諭却站起身叫道:

“陈同学且慢!老夫问你,君子行则思其道,饮必思其源,你是如何来的?”

陈途安听后心中冷笑,这老货真tm势利眼儿,这是问他家里有没有钱,以此来分座位。

他回道:“学生是坐船来的。”

王教諭又问:“坐的客船、还是私船?船有多大?”

“自己家私船,船深百料。”

两浙路水运发达,几乎家家都有船,大都是十几、二十料的渔船,少有超过百料的私船。

这种百料的货船,陈家有三艘。

“哦?!”王教諭眼前一亮,和善的笑了笑,说:“即如此,往前走三排。”

陈途安也不介意往前坐,走到第五排位置。

王教諭又问:“你平时住哪儿?行李几箱、可有伙伴?”

伙伴就是书童,不过是陪伴主人从小一起长大,更像是贴身小廝。

“目前暂住二伯家,我二伯乃是会稽县典吏。

来时没带行李,学生正在长身体,到了城里会另买,有伙伴两人、丫鬟一个。”

北宋官制非常奇葩,一边有极多贤官、虚职官,以至於造成三冗之一的冗官。

一边又控制实权官数量,譬如一个县本应设有知县、县丞、县尉、主蒲,共计四个有品官位。

但县丞往往不设,而县尉、主蒲职能交叉,由同一人代领。

因此,整个县衙中,除了两个有品官,下面就属八个典吏也就是押司权力最大,跟后世某某局长差不多。

有的县甚至会出现,典吏一起架空品官的现象。

一个县学聘用的教諭,哪里敢得罪地头蛇,再说谁还没个要办事的时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