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师父与烫手山芋(1/2)
校场上,曹轩挽弓如满月。
这张弓却十分怪异,弓身中部握把极粗,两头弓臂却分了岔,各分出两个弓梢。
两弓梢间装有滑轮,弓长超过四尺,两条弓弦交叉相错。(这里採用宋尺,约31厘米)
在弓弦交叉相错中央交匯处,搭著一根接近三尺的箭矢,放在一般人手中足以充当短矛,却堪堪搭在弦上。
曹轩身长六尺有余,双臂修长,用这古怪大弓在他手中,竟没有丝毫不適。
见他食指中指轻轻一松,只听“翁”一声箭矢离弦。
眾人还未反应过来时,就听“砰!”地一声,飞箭已深深穿透木桩,只剩下尾羽还在外面。
陈途安看著一百五十步外的木桩,不由自主吞下口口水。
他到底还是小覷了天下英雄,本想著以丐版复合弓的缺陷,能局限住部分猛人。
实际上曹轩的確被局限住了,他能拉动二十五斗,也就是两石半的宋弓。
但复合弓超过两石,弓身、弓弦、箭矢的长度几乎翻倍往上涨,根本没有適合他的。
有这种神物,只能看不能用实,在叫曹轩心痒难耐。
虽说他心心念念都想加入文官体系,可他毕竟是武进士出身,怎么可能不好武事。
於是某天心一狠,搞出两张两石弓,找了个工匠把它们合到一起,弄出个形似树杈的形状。
曹轩成功了,这张奇怪复合弓,威力超过三石半,最大射程四百步,有效射程超过二百五步步,堪称恐怖。
五石的小型床弩才能射八百步,这已经是半个人形床弩了。
在陈途安看来,这种弓的形状其实更接近后世复合弓,可曹轩这种弓,几乎是不可复製的。
因为他身高接近一米九,手足有蒲扇那么大,才能拉得开此弓,握得住两倍粗的弓。
“哈哈哈!”曹轩爽朗大笑,他才不管能不能复製,他成功了,他是大宋乃至歷史上第一个拉开三石半弓的人,这就够了。
他又射了几箭后,將只比陈途安稍矮些的弓,丟给侍从。
带著女儿和徒弟,一起往校场外走,今天陈途安已经练过武,只是陪他师父来试弓的。
前几日,陈途安正式向曹轩拜师了,是他父亲亲自登门,送上束脩,將陈途安交在曹轩手中。
陈父將他交给曹轩,既有尊重、又有让曹轩可以放心教导的意思,就跟后世家长给老师说,放心打,只要娃学好就行,一个意思。
陈举礼並不阻止陈途安习武,还很支持此事。
二伯和四叔虽然不太高兴,弟弟(三哥)將家族的读书种子送去习武,但毕竟自己不是亲爹,没有名义去管。
当然这个前提是,他还不知道陈途安县学考试,除了没写諂媚诗,其他科目也考得一塌糊涂。
如果知道,怕是会心灰意冷了。
师父也是父,在天地君亲师之中,因此师徒关係十分重要,堪比亲子。
而且师父或徒弟犯了大事,都会受对方牵连,若有人犯了诛十族的大罪,门生也在其中。
因此这会儿拜师是个大事,曹家和陈家还一起摆了酒席。
如果是普通门生,肯定不会这么隆重,最多发帖或让人传出消息,某某某成了我的弟子。
但陈途安不一样,曹轩很看中他,甚至这次上贡若有功,也是他沾了徒弟的光。
他还有个小小的私心,女儿和徒弟关係很好,想撮合他们一下。
虽然徒弟比较小,但男人嘛早些成婚算不得什么,让女儿多等两年就是了。
起初他还没这个心思,但夫人秦氏每晚吹枕边风,他渐渐也就有了这个想法。
师徒俩各自怀揣心思
曹轩笑问徒弟道:“途安,此弓如何?”
师父颇有些夸耀的意思,陈途安做为弟子,也满足他这种心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