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巨寇入汴京(1/2)
时值六月,天气炎热难耐。
呼保义宋江,过去半年一直很憋屈。
自从他揭竿而起后,先是连续攻城夺寨,占下十多个县,响应者数万人。
但朝廷派来的招安之人,竟然只愿给他一个知县、两个县尉、四个主蒲的名额。
简直是欺人太甚!
他手下那么多弟兄,竟然只能换这么几个鸟官。他手底下有大小军头三十多个,该怎么分?
若是他答应下来,就是背弃兄弟,自己脑袋可能就要搬家了。
后续朝廷派军队镇压,宋江手底下全是农民兵,连甲都没几件。
难以抵挡的情况下,採纳吴用的主意,捨弃老弱只留精锐,转而在各州县之间游击作战。
恰逢去岁河北遭了旱灾,他每至一二州县,便能煽动裹挟流民上万人。
在周边抢夺一番,就再次丟下这些流民,主力精锐带著財货粮食,乘船而走。
成了流寇的宋江,宋军连他屁股都摸不到,只能四处救火,亡於奔命。
只是这样风餐露宿,终无定所的日子並不好过,尤其手下一些弟兄们,各个都有了意见。
那些远离家乡、亲人的精锐兵卒,也生出怨气。
宋江感觉,再这样下去,不出半年手底下就会离心离德,甚至一些军头將弃他而去。
这天他和几个亲信军头商议此事,吴用说:
“公明兄,上次前来招安的只是一个知州,谅他也不敢许诺什么大官。
不若进京寻一大官促成此事,或是索性找人牵线搭桥,直接求到皇帝赵佶头上。
那皇帝好大喜功,要是得知兄长愿意归附,定然会欣然接受。
皇帝为满足面子,也肯定会封兄长一个大官儿,我们这些兄弟,也能谋个通判县令噹噹。”
宋江乃河北汉子身形高大,目光如炬,面容阴鷙。
他被吴用这番话说动心了,只是如何搭上线,又成了一个问题。
“京中大官,视我等为贼寇,怎会出面见吾?若是找人牵线搭桥,又找何人为好?”
吴用几人皆静,他们当贼前,不是小民就是土豪。
像宋江这样的鄆城押司,已经是这群人里最高质量的人才了。
见眾人耷拉著脑袋,李逵起身说道:
“哥哥,我等这般干著急,何不先去汴京一趟!”
宋江听后大笑道:“哈哈哈,李逵说得对,我等都没去试一试,就这般没了心气,算什么好汉!?”
於是决定冒险去汴京,找机会与赵佶通气,省去中间商赚差价,为大伙儿谋个富贵。
江水之上,李逵发著牢骚:“哥哥为何不愿带俺!”
“你这黑廝,不似好人,一去汴京就露出原形,岂不是害了兄长?”吴用调笑道。
无奈李逵只能远远看著,宋江几人乘船远去。
五日之后,宋江出现在汴京城外。
————
自从识破陈途安马甲后,李师师便经常邀请他,或是不请自来。
两人关係也越发融洽,甚至陈途安觉得,只要自己一句话,就能夜宿醉杏楼。
这日李师师正在陈途安书房,缠著他索要新诗。
她环抱住陈途安手臂,祈求道:
“仙郎弟弟,再给姐姐一首词如何?”
陈途安手臂在晃动间,时不时触碰到一点柔软,这让他有些难以把持。
他甩开胳膊,皱眉说:“不是半个月前,才写给你一首《青玉案·元夕》吗?”
李师师再次抓住,摇晃个不停,眼中带著几分狡黠。
“那都是半个月前了,还望仙郎怜惜姐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