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蔡京致仕(1/2)
时间退回六月初,童贯率军行边班师回朝,一起回来的还有西军。
宋夏两国停战,西夏边地只留下少部分军队戍边,西军开至京畿以准备明年伐辽之战。
自从赵良嗣等使臣回来后,宋廷君臣就开了一场会。
会议的主题是,是否履行宋金盟约,违背檀渊之盟,北伐燕云。
自赵佶起,宋廷上下,其实都不太想开战。
因为赵佶那份私信,闹出的乌龙,就算打下来也只得到燕京和其所辖州县,划不来。
这次就连之前支持开战的蔡京,都成了反对派,因为朝廷没钱了。
这些年蔡京一直在为赵佶搞钱,他也的確会理財,不像西城所那般明显的搜刮民脂民膏。
西城所是以杨戩、李彦为首的太监,专门为皇帝搜刮民財所设,以皇家名义四处圈地扩地。
將百姓的田强行没收,再租给百姓耕种,强行收百姓为佃户,惹的天怒人怨。
这次宋江起义,也是西城所手笔,他们將水泊梁山收归公有,渔民想要打鱼、采藕、收割芦苇,都被苛以重税,逼得渔民造反。
蔡京的手段更高些,他借恢復王安石新法之名:推行市易法、青苗法,强行借给商人、农民高利贷。
不断改变盐业、茶叶专卖制度,商人买来的盐引,没几天就出新的告知他们需要重买,弄得商人倾家荡產。
也致使一斤盐,价格高达三百钱,是辽地盐价十倍有余,临近辽国的百姓因吃不起盐,纷纷举家投辽。
改革货幣,大量发行当五、当十钱,將这些钱强行借贷给百姓,但收税又只收小钱,以此坑害百姓。
还有方田法、市舶司改制、强行摊牌贡品……
总之他做的这些事,都是提前透支民脂民膏,供给赵佶享乐。
如今十几年过去,百姓已经榨不出油水,民力疲乏至极。
过去几年一直和西夏作战,今年又有宋江叛乱,河北、山东等地一直收不上税。
明年再征辽国,已经没有钱粮支撑了。
再加上郑居中、梁师成等人的劝諫,赵佶本已经打算放弃此次攻辽。
童贯见此大急,他有一个愿望,成为歷史上第一个太监封王,站在太监成就最高点。
而神宗皇帝留下的祖训,收復燕云者可封王,童贯以此为毕生目標,眼见目標达成在即,怎么可能就此放弃!
於是童贯不断攛掇赵佶,称此乃完成祖训、收復燕云、功盖汉唐的最好时机。
並给赵佶出了个餿主意:以第一次派使者去金国结盟时,金国皇帝阿骨打说过:“两国攻辽,各凭本事。”
即谁打下来算谁的为由,攻占燕云十六州。
到时候攻下来,有这个理由,也不怕金人来追討。
赵佶被说动了,他重新开了个会,再次提出攻辽之议。
这次蔡京依旧反对,理由是国库没钱,然后他就被儿子蔡攸,和政敌郑居中一起攻击。
赵佶这些年也越来越厌恶蔡京,因为蔡京这两年,给他搞的钱越来越少。
也就顺水推舟,让蔡京致仕了。
——·——
蔡京致仕的消息,在汴京、甚至全国都引起极大轰动。
许多士人都认为,皇帝身边没了奸臣当道,一定会清明起来。
陈途安只能说:你们想多了,赵佶不可能清明,他还在挖通往李师师家的地道呢。
皇宫通往李师师家的地道还没通,赵佶就发了场大火。
开封府上报,醉杏楼遭了贼。
李师师和其丫鬟梨儿下落不明,李师师乾娘、王婆子被贼人杀死、藏尸在厨房柴堆。
李师师家中大部分財物不翼而飞,疑是有贼人盗窃杀人、掳走了李师师。
赵佶大怒,他足足等了十二年,李师师从丫头片子熬成了大美人,就等著他採擷,却跟他说人丟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