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攻城(1/2)
十一月初七,眼见越州城久攻不破,裘日新发了狠,派人来城南与陈家相商。
愿將北面大营让出来,给陈途安驻军,他愿在城东做主攻,让陈家在城北、城南佯攻。
待城破以后,所获財货、粮草,他与陈家各取一半,但將越州城让给陈家,他自率兵去睦洲。
陈家答应了,两边做好换防后。
十一月十四这天清晨,寒霜还未化开,鼓声就在城外响起。
起义军三面同时夹击,对越州城发起总攻。
越州城北,陈途安號令两营辅兵,修建浮桥。
越州城外的护城河,皆是活水,不能用沙袋填埋,只能修建浮桥。
之前裘日新分部在此,也修了两座浮桥,但都在夜里被城中宋兵偷拆掉。
之后裘日新分部,也一直没机会再重新搭建。
因此需要搭建新浮桥。
两个辅兵营,倒是设了临时正、副指挥,是当初选的五个后勤官中,除马霖外的四人。
马霖得了军令,立刻派出两都辅兵,前去搭建浮桥。
万民军余下士兵,正起锅造饭,还特地燉了肉。
前排的辅兵扛著木板,来到护城河边,立刻將木板竖起,挡在身前。
城头箭雨落下,大部分都被挡在木板后,仅仅有少数几个,被拋射的流矢射中。
三轮箭雨过去,后方扛著木料的辅兵这才上前,搭建起浮桥……
大营內,陈途安看向眼前五个前营都头,这次前营负责主攻。
对他们说道:“此次攻城,战功不以人头计算。都头以下,个人勇武只分先登、斩將、俘虏之功。
你们这些都头若想再进一步,只能以集体之功计算。
你们上头,还有正副指挥未设!
待会儿你们每一部,都会主攻一段城墙,攻下来並守住,且谁的部队伤亡最少,我就任命他为副指挥。”
这五个都头相视一眼,毫不掩饰眼中炽热!
这时有一都头问道:“將军,为啥是副指挥?”
“正指挥要会识字、读得了兵书才行。”陈途安摇头道:
“等你们当中,若有谁当了副指挥,想要更进一步,就去王迢、何常他们请教学问。
我考教过了,你就能当指挥。”
“怎凭麻烦!”那问话的都头连连摆手,说:“俺还是当个副的就好,学问都是大头方巾做的,俺干不来!”
眾將皆哈哈大笑,陈途安笑骂他:“你个夯货!”
此人正是那日校场上,大喊不服的兵,名叫杨十三。
身高六尺有余、身形庞大,长著一只大鼻子,双眼大而滚圆,面相凶恶、不似好人。
他並非南人,而是一个南来的辽商护卫,颇有勇力、水性也好。
他主人在去年湖州发洪水时,耽误了与汉商约定的时间,强行乘船渡河,结果死在水中。
杨十三因水性好,才捡回一条性命,隨流民到杭州祈活。
阴差阳错下,当了陈途安的兵。
但因人和本地人不咋认识,推举基层將官时,连个什长都没捞著。
这才有点將台下,大喊不服的事。
而后陈途安召集全军,给他们发了第一个月的军餉。
是的,发餉。梦想总归是梦想,不能当饭吃。
只有实实在在的钱捏在手里,兵才会真正卖命。
他按照禁军中等兵標准的七成,普通正兵每人每月钱四百百文、粮两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