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定策(1/2)

“你跟我来。”

曹轩將陈途安带到书房,目光复杂地看向他,

陈途安毫不避讳的目光直视他,说道:“师父去年才从开封离开,如今之官场、民生、朝堂,皆是何等格局,想必心中有数。

如今两浙、两淮、江西、京东路,皆有不堪压迫者起义。”

江西刘九世前段时间也起义了,大宋朝廷现在能管的地方,可谓一盘散沙,粮食都运不进京城。

“吾家中亦受官府盘剥多年,赵佶昏庸无道,此等无道之君,必將亡天下!

师父何必为此等无道之君、偽祚之国效死?”

曹轩面色阴沉,但並没有迂直怒斥陈途安,他说道:

“我並非迂腐之人,有些事也清楚。但大宋国祚未到耗尽之时,这些流民无论如何举事,都无法成事的。

此时,並非起事好时机。途安你有如此大志,此时更应该韜光养晦。”

曹轩对如今大宋的確失望透顶,但眼光超越常人,他分析道:

“此次两浙起义,看似势大,实际孱弱不堪。自古以来,这般裹挟乱民举事的,不过是为真王先驱罢了。

乱民弱兵、不足为战;各地举事者、如一盘散沙,必然一击即溃。攻无良將兵戈,守无粮草强援,治无事务通达者,如何得胜?

裹挟乱民,便不事生產。攻下一城一池食尽城中之粮,復又携乱民攻另一城,乱民日渐多,粮草日渐少,可攻城池亦少。

无食可祈,乱民自散,携民者当死於乱民之中!”

曹轩可谓一针见血,將如今起义军弱点完全道出,但又完全没办法解决,因为乱民即是方腊起义的根本。

方腊和其他起义军首领,要是弃了乱民,必然第一个死。

陈途安嘆道:“师父果然有大才,可惜宋廷昏庸无道,任用者皆奸佞之辈,有志之士难以舒展。

前些日子,我下令抄了越州赵族宗室之家,没注意放跑了几人。

如今途安举事的消息,怕是已经传入京城,狗皇帝忽然得知我家起义的事,没办法再回头了。”

陈途安嘆息一声,说:“师父既然不愿助我,那就快弃城,带师母和姐姐一起逃吧。

途安会安排海船,送你们离开两浙。

裘日新主力就在城外,不日將会大举攻城,再不走就来不及了。”

“呵。”曹轩难得笑了一声,但这是冷笑,这哪里是在助他跑,分明是在威胁。

既然陈途安举兵的事,传到了皇帝耳中。

那他这个陈途安师父、当初一起献图之人、又是订了亲的准岳父,如何摆脱的了干係。

若是在皇帝知道逆徒起义前,他带家小离开倒罢了,如今皇帝已经知道,他怎逃得脱?

“唉!”曹轩心中哀嘆。如今除去他亲自平定越州叛乱、或是携陈途安首级进京自辩,再无脱罪的可能。

前者不可能完成,他连剡县都要守不住了;后者更是找死,陈途安劝降者一死,他一家老小、再无生还可能。

又回想过去一年多,他不由生出一个令他毛骨悚然的想法,这逆徒怕是早就预料到今天,想赚他从贼了。

他那时才多大?非转世仙童,实妖孽也!

他看向陈途安说:“我知途安有大志,但现在不是时候,需等裹挟乱民者与宋军相击,两败俱伤。

乱民平復,两浙、两淮恢復生產,才有机会。”

“哦!”陈途安闻言两眼放光,笑道:“师父这是愿意了?”

“事已至此,不必多说,儘早和蓉儿成婚吧!”曹轩咬牙切齿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