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明州船厂(1/2)
在控制明州市舶司后没多久,陈途安留下二堂兄陈兴忠、与后勤官,负责管理此处,他和曹轩则挺进明州船厂。
自从陈家开府建制,陈途安担任大將军后,他的秘书集团就扩编到十七人,由何常担任行书首吏。
他们还算不上幕僚,幕僚有秘书之责、又有諫言的权力,但这些普通行书,和官吏没多大区別。
他又將以马霖为首的后勤官,转到了曹轩这个军司马帐下,如今归曹轩管理。
明州船厂,是大宋四大船厂之一,与之相对的还有温州船厂、开封金明池船坞,以及洪州船厂。
除此以外,明州船厂又和温州、广州、泉州船厂,共为四大海船场。
其中明州船厂,每年官府的造船额度就有六百艘,民间商船更是数不胜数,巔峰时期造出过万料大船。
听著何常对明州船厂具体情况娓娓道来,陈途安已经迫不及待,想要將这座船厂收入囊中。
不说万料,能有几艘五千料大船,再就地徵集船夫入伍,就能瞬间拉出一支远洋大军。
陈途安提前封锁甬江河道,就是为了它!
船厂距离市舶司很近,市舶司遭贼的消息很快传到这里。
等陈途安率军赶到,监造官已经带著家小跑路,只留下一些不明真相的船厂劳役,和一脸淡定的工匠们。
无论是怎样的战爭,不管是官府、反贼、甚至是强盗、异族,都很少会杀工匠,他们代表的是技术和生產力。
陈途安派兵控制船厂后,工匠们自发组织出几个带头人,过来进见陈途安。
为首的匠头名为靳大湖、今年六十三岁,还有大宋官身在,称为“都料匠”,相当於总工程师。
虽说“都料匠”並无品级,但已经超越九成九工匠了,毕竟这时候工匠还是贱籍,只有立过大功才会获得官身。
靳大湖与其他几位工匠,对陈途安俯身拜道:“我等,拜见大將军!”
“诸位快快请起。”陈途安对这个老工匠很是客气,笑问对方道:
“靳大匠,既有官身、想必有过不凡造物吧?”
靳大湖虽然有些惊讶於眼前大將军的年轻,但他这辈子能活这么久,靠的就是稳重,不该问的不问、不该说的不说。
他拱手道:“不敢瞒大將军,在下並无什么厉害造物,只是在神宗年间,主持过一艘一万五千料海船监造,当时正是我设计的图纸。”
陈途安眼前一亮,没想到还是个大工程师啊!一万五千料的大船,换算一下排水量足足七百多吨。
后世发现的南海一號沉船,也才八百吨排水量,已经逼近这个时代带巔峰了。
“靳大匠,当真大才啊!”陈途安欣喜道,他正缺的就是这种人才。
时间紧迫,他也不墨跡,询问道:
“不知如今船厂,还有多少船只,造出千料海船需多久?”
却见靳大湖苦笑一声:“大將军有所不知,自从朝廷取石纲以来,我们这儿就没造过千料以上海船了。
每年需造一千三百一十艘五百料湖船,一百四十艘千料湖船,徵用於石纲运送。
原本朝廷每年只征六百艘大小不一船只,皆以物料贴补船厂,我等用將物料造民船出售,才能使船厂运转、还颇有盈利。
可如今朝廷超额徵船,所补物料却不变,我等已经很久没造过大海船了。”
“昏君当真可恨!”陈途安怒骂一声,赵佶实这货,做的儘是崽卖爷田、吃水掘井的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