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漕河北岸大战(1/2)
陈举礼是镜湖老水匪头子,他对越州境內大小水系十分清楚,眼下城外宋军,已经只有从漕河渡河这一条路可走。
陈途安询问说:“爹可是已经想出破敌之计?”
“正是。”陈举礼笑著点头说:“宋兵不久之后,必將退至漕河沿岸,丟掉所有輜重鳧水渡河。
我等只需派兵守在对岸,必能將其半渡而击!”
老大陈举业疑惑道:“为何不用水军堵截,直接將宋军溺死河中?”
“大兄有所不知。”陈举礼摇头解释说:“若是有水军船只横亘,宋兵恐怕会因胆怯而不敢渡。
况且若是宋兵夜里暗渡,水军亦无法察觉。只有让他们因鳧水过河,耗尽体力、又缺少兵甲,才能一举拿下……”
曹轩亦点头认同,如果他是宋江將领,必然也会选择暗中鳧水渡河,以保全大军。
陈举礼当即定下此策:“既如此,在宋军撤退之时,我等便出兵北岸!”
——·——
隨后几日宋军攻城,更加儿戏起来,甚至连攻城梯都不架,衝到离城尺二三百步附近,便一股脑退回去。
这完全和王渊当初定下的,尝试二计並行,一边尝试攻下越州城,另一边派遣善水士卒寻找渡河之舟。
但二计存在衝突在於,各部偏將都看得出,越州城难打。如今又有了退路,自然不愿意放自己部下去送死。
记住我们101看书网
这也导致攻打越州城,一日比一日敷衍,等到撤军前一天,甚至连喊杀声都不愿装出来。
韩世忠见此长嘆道:“陈贼恐已得知我等计谋,对岸必有伏兵。”
韩世忠手下都统解元疑惑道:“那该如何是好,將军为何不稟报王將军?”
韩世忠摇头说:“王將军亦知此事,但如今军心已乱,只有渡河这一条路。
將士再无与敌死战之心,兵卒亦离乡许久、又缺粮草,已无心多战了。”
第二日,宋兵大军再次撤退,停在浦阳江与漕河交界处。
夜里漕河数百蚱蜢小舟从浦阳江上游匯入漕河,向南岸缓缓靠过来,划舟的士卒夜里不敢举火,只能看准大营方向往前划。
期间还要躲避陈家水军,以防被水军察觉。
这么一来,有不少小舟迷失方向、亦或者不小心沉舟。
镜湖中还藏匿有鱷鱼,这些沉舟的士卒,倒是叫水鱷吃里了个饱。
王渊看到这些,小的只能载寥寥数人、大的也超不过二十人的蚱蜢舟,对眾將说:
“这些舟船颇小,恐要来回数次,各部士卒如何登船应说出个章法,诸位可有何看法?”
刘琦拱手说:“对岸恐有埋伏,因此第一批登船者、应少而精,需要兵甲皆全。”
“的確如此。”王渊点头,看向眾將道:“有谁愿第一个率部先过河?”
眾將沉默,这个苦差事最终还是落在了韩世忠身上……
韩世忠恨的咬牙切齿,却又无可奈何,这让他没关係呢?!
当即率部眾登船,好在他们第一个渡河,有个好处便是兵甲齐备,后面的大军可就没那么好运气,全得轻装简从。
此战过后,他韩世忠部將是偏师中战力最高者——前提是陈贼未在对岸设防。
——·——
漕河北岸,每隔一里便有一队士卒,他们死死盯著面前水面,只等水面有动静,就点燃身旁柴草,通知大军。
此时已至四月,初夏时节南方已经生出热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