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宋军到底想干嘛?(1/2)

种师道不是一般人,如果有个將军值排名,在目前大宋的一眾名將中,他绝对排在第一梯队。

相反童贯手下那些亲信,包括后世所谓中兴四將之一的刘光世,和他亲爹刘延庆,皆是酒廊饭袋,沽名钓誉之辈。

种师道自然不会被这么轻易拿捏,他率大军转战东阳后,一边率亲率大军攻打东阳县城。

另一边派遣王渊部,在义乌溪沿岸四处搜寻小船,率其部眾乘船暗渡曹娥江,迅速南下和陈贼留在西岸的军队打一场。

不论如何都要打得陈贼那一部兵,要不全军覆没,没办法再支援裘日新部。

要么就打得对方乘船逃回越州城,以解除陈贼水军对曹娥江水面的封锁。

为此种师道还特地將自己中军拆出数千人,给王渊部补足万人之数。

说起来寻船渡河之事,王渊与其部下也是经验丰富。

他之前为渡过漕河,就派人鳧水过漕河,前往浦阳江上游寻找小船渡河。在从诸暨县渡河时,同样搜刮过当地渔民船只。

如今再次寻船,也算是干回老本行。

王渊为戴罪立功,完成的很是迅速。

没几日便寻到近千只小船,而后士卒將小船倒扣,钻进船里扛著小船来到曹娥江上游。

这近千只小船並非东阳县一县所出,倒霉的还有东阳县隔壁义乌的渔民、百姓。

两个县乡野尽数搜刮完,勉强凑出这千艘小鱼船。

其中十来料小渔船、三十余料小客船、甚至竹筏、排舟,各种型號、应有尽有。

次日凌晨,天色將亮不亮,王渊部便率部眾顺流南下。

害怕遇见陈贼的水军,这些船只未沿河行船多久,就在对岸一处河坝边停船。

而后大军集结,埋锅造饭、吃完饭后,急行军前往陈家在西岸的驻地。

上万人的大军一旦集结行军,青天白日之下根本藏不住。

陈途安很快得知,竟然有一支宋军利用小船沿河南下了。

他立即召集全军集结,准备迎敌的同时,同时派出快船前往曹娥江上游,看看宋军会不会继续集结南下。

实际上陈途安已经不想跟这支宋军打了,他的兵力虽然有一万三千余人,但少有强兵、其中一半甚至都是新训的新军。

对於这些还透著些许愚蠢的新兵,这次拉出来就没想著打仗,只是让他们走过过场,体验一下大军作战的感觉。

况且他军中只剩下不到五日粮草,大部分粮草都隨民夫一同送回越州城了。

但这支宋军这般急行军,显然有些问题,两军交战这般急行军,本就是兵家大忌。

他手下若皆是一年前参加过越州攻城战的老兵,士卒虽还是不如西军士兵那么强。

但以逸待劳、外加人数优势下,已经有七成胜算。

陈途安有些看不明白,对方的意图到底是什么。

这支宋军不论是与他决战,还是要逼他撤军,都更应该慢慢来,缓缓逼近、保存士兵体力的同时,给他们施加压力。

他皱著眉询问说:“此事诸位將军如何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