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明教之人(1/2)
晨起烟霜白。
下了一天一夜的雨终於停歇。
曼陀山庄,王语嫣练完功,亲自拿碗餵养笼子里的菩斯曲蛇,这蛇自小喝惯了汤药,主动探出蛇信,饮食汤药,待碗空,负责审讯两个黑衣人的胡姑姑前来稟报。
“小姐,已经查问清楚。”
“如何?他们究竟是何人?”
胡姑姑恭敬道:“这两人起初骨头很硬,闭口不言,一番刑罚下去,他们才吐露实情,这两个贼子都是江湖上出名的好手,表面上是散客,无门无派,实际上跟昔日拦截夫人的水匪是同伙。”
“怎么说?”
王语嫣好奇发问。
胡姑姑耐心解释道:“原来那水寨是明教设在太湖的秘密据点,表面水匪,掩人耳目,实则暗中为明教输送財物,收集信息,积蓄势力。
这两个黑衣人是明教监察使,地位跟明教五行旗主地位相当,每隔三个月他们前来太湖一趟,收摄財物。
此番他们前来太湖,一是联络各水寨,二是衝著菩斯曲蛇而来,倘若两人內功修为或外家横练功夫达到一流之境,便可晋升为散人。
只是没想到小姐实力超群,寥寥数招便擒住他们。”
“继续拷问那两个黑衣人,看太湖各大水寨贼巢还有哪些跟明教暗通款曲?”
聊了片刻,胡姑姑领命下去继续盘问。
手掌托腮,王语嫣凝神静思。
明教,源自波斯,唐时传入中原,起初被称为袄教,因为其教义倡导行善去恶,眾生平等,故而在当时开明的唐代大受民眾欢迎,唐代宗李豫更下令在各处敕建大云光明寺。
只是不到五十年,袄教便遭到了当权者们打压,在唐武宗李炎时期朝廷更下令追杀袄教教徒,后来袄教改名为摩尼教,再后来便称为明教,尊崇明尊,崇尚圣火。
想到明教一直意图谋反,三十多年后会在方腊率领下起义,王语嫣心生警惕。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曼陀山庄地处太湖,那些水匪既然跟明教有勾结,自己便要多加留意。
饮一口清茶,王语嫣突发奇想,心道:“我那便宜表哥同样打著叛乱的如意算盘,慕容家盘踞太湖数百载,势力庞大,绝非小说里表现的那般大鱼小鱼两三条,是否知晓那些水匪底细?又是否知晓明教总坛在江南?”
念及於此,她招来阿朱,吩咐几句。
点了点头,阿朱立即下去。
摇了摇头,甩去脑海杂念,王语嫣起身出院,进入琅嬛玉洞,翻阅秘籍。
朝堂之事,她没太大兴趣。
调查明教只是双方已结下樑子,怕他们危害曼陀山庄,与其咸吃萝卜淡~操心,不如多看几本秘籍。
跟慕容復什么武功都练、杂而不精不同,王语嫣深知贪多嚼不烂之理,她翻阅百家秘籍,旨在博採眾长,去芜存菁,化为己用。
———
五日后。
胡姑姑再来稟报。
放下茶盏,王语嫣诧异道:“你是说表哥表面上覆灭了那个水寨,实则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只是將水寨残余精英併入其他水寨?”
“此事是属下亲自调查,千真万確。”胡姑姑语气沉重,“根据那两个黑衣人的口供,属下还查到三十余处水寨跟明教有联繫。”
胡姑姑是自己亲自挑选跟培养的婢女,在曼陀山庄一眾剑婢中能力卓越,武功出眾,最重要的是忠心耿耿,对她的话,王语嫣没有怀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