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何为灵魂(2/2)

哪怕採用部分非主流理论,比如量子意识假说,將灵魂和量子纠缠关联在一起,依旧不足以证明灵魂的存在。

量子態在宏观温度下极容易发生易退相干,而大脑环境的热噪声根本无法维持量子纠缠。

也就是说,量子过程对大脑宏观认知功能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所谓的量子纠缠,更多的是哲学猜想,並非科学理论。

至於採用本我、自我、超我理论,也无法解释灵魂的存在。

因为这个理论,只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中的假设性心理结构。

在20世纪初,弗洛伊德只是通过几个临床个例的分析就提出了这一理论。

儘管对弗洛伊德的理论对於心理学有著深远的影响,但现代主流心理学更注重可观测的行为认知过程和神经机制,並不是这种单一个例且无法证实的抽象结构。

仅从可观测、可测量、可操作的物质层面来看,科尔掌握的技术已经无限接近完美。

意识流形映射算法:从宏观引导意识的信息流形態。

意识图谱复製模型:精確记录和模擬意识的逻辑结构。

亚微米级神经结构扫描仪:对大脑神经元结构进行接近物理极限的高精度复製。

哪怕用量子理论去生搬硬套,科尔照样有超导量子干涉仪、量子纠缠中继站等硬体来模擬和稳定量子態。

更何况他后续又获得了,神经桥接矩阵和量子化意识处理晶片等数项技术。

无论从物理层面,还是从唯心的量子哲学层面考虑,这套技术的成功率都无限接近於100%。

除了宗教宣称的某些不可被科学证偽的灵魂归属权外,没有任何障碍。

但系统的解答却又让科尔陷入了犹豫

理性告诉他不必如此激进。

依靠系统的穿越功能,意味著他拥有近乎无限的时间资源和近乎无限的技术可以获取。

在不同的宇宙里,总有机会找到更安全、风险更可控的路径。

比如超能力侧的超能失控、念力、我的超人前女友、超级大坏蛋、英雄、救世超能永无止境。

武道侧的叶问、黄飞鸿、笑傲江湖、天龙八部、天下第一、大唐双龙传、风云。

仙侠侧的殭尸系列、聊斋系列、仙剑奇侠传、蜀山、西游、封神。

“但人……最大的弱点和最强的动力,不都是不知足。”科尔喃喃自语著。

超越人类极限、成为永恆数字生命的诱惑实在太大了。

成为数字生命意味著什么?

意味著思考、推演、解析物理法则的速度可以无限拔升,甚至接近光速,思维不再受生物脑可怜的化学反应速率限制。

在掌握足够物质资源后,可以通过纳米集群复製同化,能在任意一物理宇宙中以近乎神跡的方式瞬间建立一起宏伟的科技奇观。

在网络中,他就是概念意义上的神。

所有防火墙如同虚设,所有信息尽在掌握。

摆脱了脆弱物质的约束,作为纯粹的数据意志体在多元宇宙间跳跃,其能效比將获得指数级提升。

一旦穿越到一个新世界,他就能以近乎零成本的方式渗透、分析、解析、甚至篡改目標宇宙的底层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