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人类之光(1/2)
在阿美利卡本土上,如同五大湖区的超大规模工业城,並非孤例。
在加州、德州、新墨西哥,另外三座同等规模的模块化蜂巢工业城已然拔地而起,日夜轰鸣运转。
不仅如此,在全球各大洲具备高价值矿藏的地点,更多类似的工业巨构正在高速建设阶段。
根据科尔的工业扩张模型推演,最多两个月,他所能控制的工业城將会达到二十座!
届时,其生產能力將攀升至一个令人类抵抗力量彻底绝望的维度。
然而,龟缩在堡垒中的反抗军高层对此一无所知。
他们正沉浸在“第二黎明”计划,即將接近尾声的紧张和期待中。
不得不承认,在文明存亡的催化下,反抗军展现出了惊人的组织效率与技术爆发。
从最高决策层通过“第二黎明”计划,到制定详细技术路线、並在全球残存力量中筛选並集结相关领域顶尖人才,整个过程仅耗费数天时间。
然后一个星期不到,其核心项目,名为“凤凰”的量子神经网络计算机原型机便宣告诞生。
这其中有科尔在暗中推波助澜的缘故,却也不得不承认,適当的压力確实能够更好的激发人类的潜能。
外界冰封万里,风雪肆虐。
但此时,地下一个被层层法拉第笼屏蔽层包裹,併叠加了高强度宽频段电磁干扰场,名为名为“熔炉”的堡垒內部,却是一派灯火通明、设备嗡鸣的紧张景象。
实验室核心区域內,三位人工智慧领域最顶尖的专家正全神贯注地围在一台造型奇特的机器前。
这机器十分古怪,初看像是由无数过时的军用伺服器和量子计算机节点拼凑在一起,整体散发著幽蓝色冷光。
虽然看著粗糙,却是当下反抗军最高的技术结晶。
由伊芙琳、约瑟夫以及年逾百岁,堪称人工智慧领域活化石的奥卡姆博士亲手打造。
“约瑟夫!快看第793次的模擬结果!”
看著面前高速运转的仪器,伊芙琳的声音带著难以抑制的兴奋,“神经脉衝耦合同步率提高了1.7%,我们成功了!”
看著面前高速运转的仪器,伊芙琳的声音中夹杂著一丝丝兴奋,指著面前全息投影疯狂流动的神经模型兴奋地说道。
“不,伊芙琳,你太乐观了!”
约瑟夫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声音嘶哑地反驳道:“1.7%的提升进展不小,但在现实量子噪音下,这点提升瞬间就会被噪音淹没,我们需要的是数量级的突破!”
记住我们101看书网
“老师,您的新拓扑模型整合进去了吗?”
说著约瑟夫看向了自己的老师奥卡姆。
奥卡姆缓缓点头,声音轻微却异常清晰:“已经映射了,但目前关键在於有效引导量子叠加態的坍缩路径。我们需要的不是概率,而是要保证指向性矢量权重。”
“指向性矢量权重?意识流意向?”
“没错,凤凰的核心构架必须超越传统的计算机,它需要的是智能涌现,而不是预设逻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