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回归三体(1/2)

九个月的时间,在歷史的长河中不过一瞬,但对於这颗星球而言,却是经歷了堪称沧海桑田的剧变。

从近地轨道向下俯瞰,星球的地貌已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曾经绵绵不断的古老山脉,在大规模地质重塑工程下被抹平大半,取而代之的是如同金属森林般的模块化工业集群。

天空中,不时可见可以见到成股的灰黑色动態云墙呼啸而过。

这並非什么自然气象,而是数量说到无可计数的的亚毫米级工程机械虫群在执行资源採集、环境改造或运输任务时形成的。

与此同时,星球赤道上空,一座接天连地的轨道升降系统正在高速建设中。

其高强度碳纳米管复合缆绳已经初步成型,连接著地表机座和位於星球静止轨道的平衡配重站。

相信要不了多久就可以完成全系统贯通,然后进行荷载测试,到时候就可以正式投入运行。

而星球外轨道空间三四十艘,星火级深空运输舰如同忙碌的工蜂,频繁穿梭於地月轨道之间。

这是科尔特意设计出来的运载飞船,外形类似圆柱,拋弃了所有武器设备,专注於运输。

在这些庞大机械的运输下,月球原本荒芜的地球表面,一座超巨型模块化工业基地,已经彻底竣工。

整体採用高强度轻量化合金框架和蜂窝状自支撑结构,占地面积超过5平方公里。

可惜,太空电梯尚未完全建成,物资运输困难。

需要先在地面將所需要的材料设施发送到近地轨道,然后再由运输飞船运载至月球。

不然,月球的开发工作起码能翻个五倍以上。

对於月球这么一个宝地,科尔可不会忘记。

且不说月球表层土壤中蕴含相对丰富的氘氚同位素,可以通过原位资源利用技术直接提取,为反应堆提供充足的燃料。

就说氦-3,也是一种极为优秀的燃料。

相较於传统的氘氚反应,氦-3氘混合所產生的聚变反应能產生更少的高能中子,能量转换率更高,反应堆材料活化问题也会得到减少。

完全是一种更清洁、更高效的聚变能量。

同时,氦-3和氦-4进行混合,在特定条件下,还可以產生逼近绝对零度的极低温稀释製冷效应。

这种特性用在超导体材料的临界温度维持,和维持量子计算机的低温环境都至关重要。

而这只是这颗星球的发展,在这九个月中,科尔自身也实现了质的飞跃。

其中最核心的就是,科研团队成功研发並部署了拓扑量子神经网络计算,同时人矿精炼计划也完成收尾。

每个人都会根据认知能力、专业技能、情绪稳定、和生理耐受等多方面进行划分。

彻底实现社会功能冗余最小化、资源分配最优化。

有趣的是,在进行人口筛查的时候,科尔意外发现了大量成为反抗军效力的科研人员。

这些人在反抗军被消灭后担心受到清算,而躲了起来。

结果没想到,在人口大筛选中全部被挖掘出来。

经过这一个小小的意外,科尔现在所拥有的科研人员已经高达121万人。

数量之所以如此稀少,完全是审核要求高。

科尔要的可不是那些滥竽充数的废物,想要被选中,必须经过严格的背景审查和能力覆审。

不然以旧世界每年600多万名硕士和50多万名博士的毕业率怎么可能这么少人。

在这批顶尖科研力量的通力协作下,科尔掌握的科技树被彻底完善,並开始飞速攀升。

科尔很清楚自己的优缺点。

如果说,过去他依靠的是近乎无限的智能机械军团,和自身恐怖的逻辑推演能力横扫世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