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意识网络,超神学院(1/2)

第145章 意识网络,超神学院

当意识片段在网络中传输时,这些锚点锚点就会像灯塔一样发出信號,確保分散的片段始终能回溯到原主体,避免被其他意识同化。

为了確保安全,科尔还先抽出3000人进行测试。

结果和他预料的差不多,在这3000人同步连接上量子云网络后,其节点就可以通过发射锚点信號,將对应的意识片段拉回正轨。

这种机制可比黑客帝国里纯机械锚点更具韧性。

生物和机械不同,庞大的生物网络可以確保每个节点在个体成长的过程中实时学习捕捉个体意识的特徵,並进行动態调整。

甚至就连意识里面的余信息,像是某些毫无意义的梦境片段,诱惑是因为学习家庭或是社会方面所带来的负面情绪,都会进行保留。

毕竟这些东西看似无用,但真实的宇宙就是这样混乱无序的。

谁也不敢保证剔除掉这些余的信息,会不会丟失某个个体的创造力。

为此,科尔又再次优化了筛选机制。

融合伊娃的生態数据究余管理和他自主研发出来的非理性价值识別。

让菌丝”通过监测脑波中的√波段和6波段,初步区分意识片段的价值,

比如一个工程师的灵感会被標记为高价值,而反覆出现的焦虑情绪则被標记为待优化。

对模糊的意识片段,比如某个艺术家的灵感,又或者是一个婴儿提出来的奇思妙想。

系统则会启动跨节点交叉验证。

將这些片段发送给10000个不同群体的意识节点中。

假如有超过60%以上的节点反馈產生共鸣,则会被设定为保留项目,要是没有,才会被標记为元余。

最后一步,则是让筛选后的意识片段在分布式网络中形成协同。

科尔放弃了传统的中心化控制,转而用从黑客帝国当中推演出来的整合模型,配合伊娃的自组织分散式结构。

具有相似锚点的意识,比如科学家,艺术家,会在菌丝中自然聚集,形成一个又一个“意识簇但这些这些意识簇並不是固定的,而是处於不断交互状態。

一个物理学家的意识片段可能短暂融入工程师的意识簇,用於碰撞激发出更多的创意灵感。

根据推演,500亿人口在经过整合后创造性会提升37%,而效率则比改造前的机械网络提升了20

0%。

整个帝国將不再是孤立的个体,也不再是庞大的集体意识。

他们的意识像既能通过量子锚点保证个体独立性,又能通过菌丝交织成一个完整的有机整体。

负责化学研发的,可能为物理学家的模型提供灵感。

一个孩子的幻想片段,这有可能成为某位工程师突破技术瓶颈的关键。

这才是科尔所想要的精炼。

不减少数量,不影响个体,同时还能让每个个体的意识价值和灵感在连结中得到最大释放。

虚擬世界,適合培育高执行力的叠代型天才。

半意识网络,培养顛覆型天才。

用虚擬世界打基础,用半意识网络催灵感。

相信在这多方加持下,科尔突破四级文明,应该不会再用万亿年来计算的。

“奥丁,增加繁衍计划的效率,提升克隆舱数量,务必在100年內將人口增长至5000亿。”

“明白,主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