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先帝称之曰能(2/2)

要做到这一点,不仅靠用兵谨慎,而且充分证明向宠深得军心,得到將士们的信赖。

“如果加速赶路,大约一两个时辰之后就能与向宠会合!”

刘曜心中暗忖:“若是我手中有兵,应该如何使用?孙桓距离太远,根本追不上!其余几支吴军犬牙交错,很难分而击之,稍有不慎便会陷入重围!”

此时,一支大军忽然出现在他的全景视野中:相隔数道山樑之外,一支超过万人的大部队正在向马鞍山开进。

这正是陆逊、诸葛瑾所率领的东吴主力,而且从对方行进的速度判断,对方已有胜券在握的心理!

这种心態很好理解,刘备的精锐损失大半,剩下的一小撮残兵败將已经处於四面围困之中,根本没有反击之力。

陆逊身为三国智將,当然明白兵贵神速的道理,必须要趁刘备手下诸將都还没从失败中反应过来的时候,给予其致命一击,因此刻意提升了进军速度。

“大都督,我军虽然大胜,但此地山峦叠嶂、地形险峻,我们是否也该稳步推进,免得中了蜀汉的包围?”

诸葛瑾是诸葛亮之兄,胸怀宽大、温厚诚信,在刘备兴兵討伐之时,还曾经写信劝说,此刻他是主帅陆逊的副手,自然要出言提醒。

“多谢子瑜兄提醒。”

陆逊与诸葛瑾素来交好,也从未因其与蜀汉丞相的亲属关係而有所防范,重大军机都与其商议之后才定夺,但临阵指挥作战並非诸葛瑾的长处,陆逊也不得不多解释几句。

“蜀汉新遭大败,损兵折將,此刻必是人心惶惶,仅有的兵力都在抵挡我吴军的四面围困,哪能有余力、有胆量进行反攻,这一点请子瑜兄放心。”

陆逊一边说,一边吩咐继续加快行军速度,“但刘备终究是一世之雄,迟早会有所应对,我军必须速战速决,將其死死困住,避免其向西逃遁。”

“大都督所言极是,眼光之深远在我等之上。”

诸葛瑾是个谦和的人,而且在此之前陆逊所採用收缩、示弱、坚守、诱敌等诸多战略都极为英明,很有几分当年周公瑾的风采,不要说他,就连韩当、徐盛这些宿將也都被其折服。

但他心里总是感觉有些不踏实,便斟酌著语言道:“蜀军之中,会不会也有一二良將,率军进行反击,大都督也不可不防。”

“哈哈哈,子瑜兄多虑了!”

陆逊刚刚取得了与蜀汉之间歷次战爭的最大胜利,意气风发的点评道,“若是令弟诸葛亮在刘备身边,哪怕是法正隨行,本都督根本不可能获此大胜!”

“若是关羽、张飞,或者是马超、赵云、魏延有一人统军而来,本都督也绝不敢如此快速推进!”

“可惜西蜀名將凋零,刘备又一意孤行,不听忠言,竟然將赵云留在江州!”

“而今其帐下除了吴班有些韜略,陈到、廖化等几员勇將之外,根本没有足以逆转胜负天平的大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