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反间计(2/2)

“在下不过是区区校尉而已,读过两本书,与周將军的文採风流有天壤之別。”

霍弋嘴上说话,眼角却时时瞥著周胤,见他信之不疑,笑容矜持,便知道说中了他的心坎,顺势道,“就连陛下也夸讚,周將军有故人遗风,不为功名富贵所诱惑,实在了不起,比起某些人来有风骨的多。”

“某些人?”

周胤的耳朵顿时竖直了,但他又不好直接问,怕引起这位校尉的怀疑,便旁敲侧击的说道,“皇叔过誉了,我东吴的人才数不胜数,有许多都是文武双全,忠贞不二的。”

霍弋与周胤的对话,尽数落在扮成普通士兵的刘曜耳中,对於霍弋的应变讚赏不已。

他很清楚,吴王孙权早年间选贤任能、推心置腹,得到了眾多的人才辅佐,这才能够稳固江东基业,向北与曹魏抗衡,向西与刘备爭夺荆州,不落下风,称得上是一位贤明的君主。

但长期对抗带来的险峻局势,让孙权的內心也起了一些变化,尤其是当周瑜、鲁肃这些第一流的战略家以及老一代將领纷纷离世之后,让他缺少了一个主心骨。

陆逊虽然出色,但他毕竟是江东四大姓之一,同时代表著当地士族的利益,与来自北方的政权统治者天然上有著不可调和的矛盾。

再加上不少將领各拥私兵,让孙权愈发有所警惕、防范,因此孙权的疑心病虽然还没有到立储之爭的时候那般严重,但也是初见端倪,应该好好利用一下。

这件事必须点到位,又不能太明显,就看霍弋这个年轻人如何把控了,而周胤这个对象更是再合適也不过了。

孙权终其一生,都视拯救东吴的周瑜为兄长,常常说“有王佐之才”、“天以君授孤”,因此对於其遗孤都甚为看顾照拂。

周胤说出来的话,他可能未必会同意,但心中必会有所考虑,这就足够了。

“东吴当然有人才,这一点陛下也是认同的。”霍弋不动声色的又將话题引深一步,说道,“但是忠贞不二嘛,嘿嘿,也很难说。”

周胤闻言,心中一喜,自以为得计,便故意板著脸反驳道:“霍校尉,你休要试图污衊我东吴臣子的忠诚!当今吴王英明神武,江东基业欣欣向荣,眾人各展所长,岂有背叛之理?”

“我看你年纪轻轻,多半也无法参与军机,只是道听途说罢了。”

周胤刻意相激,想不到正好入了霍弋的轂中,他佯装愤怒的说道:“周將军何出此言,我曾亲眼看到陛下收到来自陆逊中军的消息!”

周胤闻言,心中一惊,便听霍弋接著说道:“可惜情报来的太晚,陆逊又发动的太快,才有夷陵大火,尽烧我军百里连营!”

“若非陛下提前获得陆逊的布防地图和进兵方略,又怎么会安排刘曜將军在摩天岭设防,又怎么能救出关张,知道李异水寨的具体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