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新战略(1/2)

“从此地至秭归约二百余里,若从陆路走,需要翻越数道山岭,山路崎嶇,不利於大军行动,至少需要四天时间。”

霍弋心思细密,对於沿途的道路、城池都熟记在心,因此张口就能回答,“若是走水路,沿长江向东,虽然是逆流,沿途有礁石,但终究路程要短一些!再加上舰船航速够快、水手出色,可能在两天之內就能到达。”

刘备满意的点了点头,心想:霍峻之子果然不错,处处留心,能文能武,將来必定是刘禪得用的人才!

但刘曜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难道是想要走水路?不可能!

蜀军的战船几乎已经尽丧,若是用民船,很容易遭到吴军的攻击,而且渡口都控制在別人手里,根本行不通。

但庞林反应过来了,他脸色沉重,问道:“刘將军的意思是,陆逊的水军可能比我们更快到达秭归?”

“不是可能,是肯定!”

刘曜回答的很確定,因为就在刚才的全景视野中,能够清晰的看到水军的舰船已经开始起锚,航向便是西面的秭归!

在当前的战况下,往西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切断蜀军的退路!

陆逊在遭受连续挫败之后,並没有犹豫彷徨,而是果断决策,选择了一条积极主动、扳回局势的妙手,令刘曜不得不大为佩服,暗忖:“若是我没有这个全景视野加持,一定会败在陆逊手下,丝毫的胜利机会都不会有。”

“蜀军在秭归只留了不到一千守军,都是老弱残兵,若是得知我军大败的消息,就连防守的意志也会削弱。”

刘曜说出了自己判断,“李异、谢旌虽在长江上吃了个亏,但手下依旧有四五千水军精锐,大中型舰船数十艘,攻占秭归只需要一天时间。”

“如果我们也往秭归去,一定比他们晚到!到了那时,吴军以逸待劳,不要说五千兵,就是一万兵也难以收復,困顿坚城之下,又当如何?”

此言一出,刘备等人眉头舒展,觉得刘曜是站在自己一边的,而黄权则双眉紧锁,沉声道:“这只是刘將军的判断和猜测,若是吴军比我们慢呢?”

“不会!”刘曜摇了摇头,说道,“以陆逊的才智,不会被暂时的困难所嚇倒,必定会儘快破局,而秭归就是个关键节点。”

其实他的意思是,既然你黄权將军能够看到,难道陆逊看不到吗?

刘备微微頷首道:“刘卿之言甚善,依卿之见,难道秭归就此放弃不成?”

“若是放弃秭归,我军的后路便將彻底断绝,这是个极大的风险!”

庞林虽然部分同意刘曜的推断,但他也很难看到后路被断而置之不理,忍不住出言提醒道。

“秭归的重要性究竟有多大,看的是我军在夷陵作战的成败!”

刘曜只是个年轻人,但此刻无论在刘备,还是在黄权等人的眼中,便如同一位成熟的將领一般对战局发表著独到的见解,“若是我军能够取得胜利,那么应该担心后路的不是我们,而是陆逊!”

此言一出,四座皆惊!

此地乃是东吴的地盘,陆逊所拥有的是广阔的战略纵深,即便战事不利,还有盘踞在武昌的孙权,何谈后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