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校场夜点兵(1/2)

“不要为我担心?!这是说的什么话!”

这句话让素来冷静自持的周澈羞怒交加,但她终究是周瑜之女,心志坚定,只是片刻功夫便恢復过来,正色道:“非礼勿言是圣人的教训,刘將军宜当自重。”

“你我分属两国,各为其主,將军胸怀大志是好事,但也休要小看我江东英豪!”

“周小姐说的是。”

刘曜拱手致歉道,“但在我眼中,江东的人杰总共不过两个半,却已经都不在人世了!”

“两个半?”

“除了孙郎与周郎,便只有鲁子敬勉强能够算半个!”

刘曜嘴里的周郎,指的当然是周瑜,而孙郎却不是此刻坐镇武昌的孙权,而是他的兄长、勇冠三军、有俊才大志的孙策!

“公瑾大都督自然是人中龙凤,但能够奠定江东数郡基业的根本还是那位英年早逝的孙伯符!”

“当年凭著玉璽借来的几千人马,纵横江东,便能令天下英雄惊惧,实在了不起!”

“若是孙郎、周郎俱在,再加上鲁子敬辅佐,这天下早就是另一番模样了!”

在玩三国志游戏的时候,刘曜对於孙策这个角色很喜欢,往往为了他选择非歷史版本,这样就能让他多活几年,东征西討,一统天下。

而孙权,多半只需要当个吴郡或是会稽太守,延揽人才、发展后勤,为战爭提供粮草、兵器就行了。

东吴自从孙权即位以来,已经二十余年了,孙坚、孙策遗留下来的臣子已经渐渐老去,许多都已退出政治舞台。

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提及孙策功绩的人越来越少,似乎三国鼎立是孙权一个人的功劳。

孙策之子孙绍也只是给了个閒职,参与礼仪制定,还不如许多孙家旁支的子弟,比如孙桓等人得到重用,很难说这不是孙权暗藏的某种帝王心术在作怪。

周澈低头沉思,但不说话也表明了某种態度,甚至是某种认同,只不过身为臣子不可以妄议主公罢了。

“陆逊都督呢?”

良久之后,当刘曜听到周澈的问题,扬眉道:“若是夷陵之战他取胜了,倒也能称得上半个人杰,可惜啊~”

他说话的尾音拖的很长,意思也很明確:既然有我在,陆逊就贏不了!

西厅內沉默了一会儿,刘曜站起身来,笑著说道:“军情紧急,我也不好久留,就请周小姐在长沙城中安坐,看我如何將这盘棋的胜负之势扭转过来。”

周澈想要说些什么,但终究还是忍住了,不再理他,埋头翻阅起手中的书册,如丝鬢髮之间微微颤动的珠釵似乎表达了某种复杂的心境。

等到方南风尘僕僕的赶回了长沙,趁著夜色溜回吕奇的住处之时,已经距离他出发去五溪蛮好多天了,吕奇等的心急如焚。

方南急忙將步騭的吩咐一五一十的说了一遍,特意补充道:“步侯说了,只要我们能为重夺益阳立下大功,除了不咎既往外,还有封赏!”

“好,好!”

吕奇这才放下心来,搓著手在屋里来来回回的走动,激动的说道,“既然如此,我们赶紧联络好那些部属,还包括益阳城內的富户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