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4章 锦盒(1/2)

曹魏之世,门阀已非单纯的阶层分野,而是一种牢不可破的世袭种姓。

九品中正制,表面为选才之法,实则“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官场早已被阀阅世家尽数垄断。

制度出现,就会產生利益团体,士庶不通婚的壁垒隨之而起,阶级森严。

像曹爽,因为父亲曹真是大將军,初入仕途便得五品散骑侍郎之职,担任皇帝侍从官。

爷爷曹真军功起家,父子相承,乃至孙辈出生,便可以有武勛封號。

反观寒门子弟,唯有在某些实务领域天赋过人,刻苦耐劳才能得到赏识。

像邓艾,出身屯田军,成为屯田领域的专家翘楚,才能得到贵人青睞,转而调入龙卫军。

至於刘怖,身为曹府主母,虽无所出,其地位却稳如磐石。

原因何在?

答案呼之欲出,她背后的华阴刘氏,是曹爽在曹真死后,快速登顶权力巔峰的原因。

首先,刘怖背后的家族,是扶风华阴人,扼守潼关,是洛阳西北之咽喉。

歷来都是军事重镇,主场优势让刘家拥有强大的军事动员能力。

反之,也是有潜力威胁洛阳安危。

其次,是刘氏祖上是汉光武帝的兄长,这个后台代表了皇族中的精英阶层。

两汉皇族的高贵血脉,也可以提升后代的优越性。

然后华阴刘氏最聪明之处在於,在东汉中期已逐渐摆脱其皇族身份转而扎根儒学,成为一代大宗,掌握儒学解释权。

四书五经,很多人都或多或少看过,之乎者也,其实很多概念都是云里雾里,全凭儒学大宗解读。

就像曹熙在后世,一些医学权威,都是一个家族的,从写报告、检查、验证、颁奖、发布、医院,都是一条龙全部由家族包办。

什么样的资歷属於人才,怎样的经歷属於及格,哪些人你不能得罪,这些都不是平民百姓可以知道。

曹爽娶刘怖后,尽得妻族学术之荫庇,治国理念纵有偏差,行事偶有失当,又有何妨?

多大点事,只要刘家站台:“此乃孔子本意。”读书人的事,怎么就是错了?

也是因为得到华阴刘氏的背书,曹熙名义上的父亲曹爽,十年间大刀阔斧,发动正始改革。

“糟了!糟了!”

“熙公子公然抗拒主母!”

“主母,孙谦已被熙公子拦腰斩杀。”

刘怖其实早就在门楼看到,整个过程都在她眼皮底下发生。

但是作为高位者,她很清楚这个时候不能和曹熙闹翻,因为他尚有利用价值。

“你且细说。”刘怖气定神閒,坐在蒲团之上,“曹熙是我儿子,不能挑拨离间。”

骑士从曹熙处归来,將整个过程和盘托出,警惕地观察主母的表情,生怕说得不对,被刘怖用来发泄。

刘怖的脾气不好,不然也不会发令不准曹熙踏入曹府家门。

“哈哈哈。”出乎意料的,刘怖特意放声大笑,让所有人都听见。

“我当是什么事,不过是奴僕纵马得罪我儿,你们啊就是小题大作,他没有抗拒我,孙谦这人本来就该杀的,斩了正好,不弄脏我地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