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6章 毁桃(1/2)
司马昭头脑一片混沌,耳边迴荡著曹熙那句“一马害二曹”的揣测,才发现自己陷入一个非常尷尬的地步。
“既然你都知道了,那你会怎么选择?”曹熙笑得云淡风轻,仿佛只是閒话家常。
司马昭深知兄长司马师心机深沉,善於算计,所有不利於他的事情,总是会被他重新包装,巧妙翻盘。
以往他总以旁观者身份,惊嘆於兄长的连环妙计。
时常惊嘆,兄长那颗脑袋里究竟藏了多少心机。
如今他自己沦为棋局中的一子,却再笑不出来。
原本他以为作为家族第二优秀的儿子,父兄定会想方设法將他救出,甚至不惜代价。
但事实並不如他所想,表面上曹熙只有两个选择,但实际上却还有第三个。
就是直接处死司马昭。
他並不比兄长愚钝,也看出这是化用自战国“二桃杀三士”的阳谋,作为天下四大阳谋之一,他自然耳熟能详。
当时他就和兄长討论过,如何解决这个两难局面。
他的答案是三人齐心协力,必破齐王再拿出第三个桃子。
在他看来,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三人本无根本矛盾,真正引发爭端的,不是桃子本身,而是谁的功劳更大。
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逼宫,尝试逼迫齐景公,只要景公让步,哪怕是多一颗梨,都算三人成功打击齐王威信,阳谋自然从害人变成害己。
而真正让司马昭心寒的,是他还记得兄长当时的答案,毁掉桃子是最优解。
逼迫齐王可能引来更大危机,说不定晏子还有后手,就等著三人暴露野心,然后以不敬之罪將三人处死,虽然可能要动刀兵,但是最终还是会除掉三人。
司马师选择毁掉桃子,最核心的想法,是如果三人的地位依然不变,晏子和齐王的影响力都会逐渐消亡,甚至逐渐演变成为赵魏韩三家分晋的局面。
毁掉桃子,齐王不至於动怒杀人,但是却可以向齐王表达,计谋已经被识破。
司马昭当时也深感佩服,兄长的选择的確影响最小。
可问题是,如今他成了那颗隨时可能被牺牲的“桃”。
他自然不会说出自己的想法,“这次算我时运不济,要杀要剐,任凭处置。”然后闭目不语,將选择权再一次交回给曹熙。
父亲司马懿经常教导他,敌人並不一定聪明,所以对付不同水平的敌人,要换上不一样的脑子。
在你没决定好用哪副脑子应对,儘量不作选择。
“夫唯不爭,故无尤。”
简单理解,就是不强行干预事物,从而避免彼此衝突,核心逻辑是“避害”。
桓范、羊祜等文人皆默然无语,虽知是司马师的布局,却也无力回天。
天下四大阳谋,有怎是容易破解的呢?
如今曹夫人刘怖在司马师手上,兵力也捉襟见肘,外面还有胡遵不知道多少人的大军正在赶来洛阳城南。
桓范一改往日严厉,换上笑容:“熙儿,说起来选择你当大將军嗣子,也是我的主意,当时就觉得你是忠义无双,定能扛起曹真一脉的家风。”
他背著手踱步走到窗边,感慨道:“洛阳从我曹魏者皆逝,而子独留,始验疾风知劲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