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铁柱的大生意(2/2)

陈默站起身,斩钉截铁地说:“机会难得!”

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省城百货的採购渠道,一旦搭上线,意义重大!值得搏一把!”

他环视眾人,“困难是明摆著的:人手、设备、工艺、经验,咱们都是零。但关键点,就两个:第一,產能!必须解决缝纫机的问题,家用缝纫机效率太低,必须搞到工业缝纫机!第二,工艺!錶带的结构和材质,我有数!”

他快步走回办公桌,拿起铅笔和旧报纸,刷刷刷地画了起来。

线条简洁流畅,很快,几种后世常见的简易錶带结构跃然纸上:標准的插扣式尼龙带、带金属摺叠扣的简易pu带、还有几种便於快速车缝的接口设计图样。

“看,”陈默指著图纸,“这种出口转內销的电子錶带,通常就是尼龙或者一种叫pu的人造革材质,结构其实很简单,主要就是这种插扣,或者这种摺叠扣。难点在於车缝的牢固度和扣具安装的精准度,但比起精密机械,这属於我们能解决的范畴!”

图纸上的结构清晰明了,比赵铁柱模糊的描述直观百倍。

王卫国、李秀兰甚至凑过来的王大娘都看懂了,原来並不是想像中那么高不可攀!

“当务之急,是设备!”陈默放下图纸,目光灼灼地看向赵铁柱,“铁柱,发挥你『路子野』的本事!立刻去打听,全县、甚至邻县,有没有哪个厂子要淘汰工业缝纫机?脚踏的、电动的都行!关键是要便宜,能弄到!记住,必须是工业机,家用的不行!”

他又转向王卫国,“卫国哥,你也想想办法,特別是你那些战友,有没有在服装厂、机械厂的?打听一下设备更新的消息。”

赵铁柱一拍大腿,“明白了默哥!包在我身上!我这就去撒网!”他转身就要往外冲。

“等等!”陈默叫住他,“注意方式,別声张。还有,顺便想办法搞一点做錶带的尼龙带样品回来,不用多,几尺就行,咱们得先摸清材料。”

“好嘞!”赵铁柱应了一声,眨眼就消失在仓库门口。

王卫国也点点头:“我下午就去趟麻袋厂,再问问几个战友。”

......

赵铁柱撒出去的消息网如同投入石子的池塘,涟漪不断,却迟迟没有关於工业缝纫机的確切回音。

几天下来,他跑遍了县城几个小缝纫社、被服厂,得到的答覆要么是“没有”,要么是“自己还不够用呢”。

这天傍晚,赵铁柱又耷拉著脑袋推开工坊的门,刚要开口抱怨,却见王卫国正站在陈默的办公桌前。手里捏著一张皱巴巴的纸条。

“卫国哥,有门路了?”赵铁柱眼睛一亮,凑了过去。

王卫国没说话,直接把纸条递给陈默,“有消息了!县集体製衣厂!”

陈默立刻接过纸条,上面是几行歪歪扭扭的铅笔字,显然是仓促写就:“製衣厂西库房,淘汰老式工缝机,三台,需自提,价廉,但需大修。找库管老徐。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