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第一条诞生(2/2)
“太好了!一点都不跑偏了!”李秀兰惊喜地叫道。
接著是安装插扣。
陈默用冲子对准尼龙带需要打孔的位置,用小锤轻轻一敲,一个圆整的小孔瞬间出现。
他將插扣的铆钉插入孔中,放在一个小铁砧上,用前端带凹槽的冲头对准铆钉尾部,再一锤下去,铆钉尾部瞬间墩平,將插扣牢牢固定在尼龙带上,严丝合缝!
“神了!”王卫国看得眼睛发亮,忍不住讚嘆。
这效率,比预想的快了不知多少倍!
有了趁手的“武器”和清晰的工艺路线,攻坚正式开始。
陈默和李秀兰成为了核心攻坚小组。
李秀兰负责缝纫。
陈默则负责设计和优化扣具安装。
“这里,摺叠扣的转轴处,受力最大,车缝线跡需要加密,至少来回走三趟。”陈默指著样品对李秀兰说。
“嗯,我试试把针距调密一点。”李秀兰立刻调整机器。
“铆合这个插扣时,力度要適中,太轻了不牢,太重了可能把尼龙带压坏。”陈默又对负责铆合的王卫国叮嘱道。
“明白!”
“秀兰,你看这个针脚行吗?”
“很好!很匀称!”
“卫国哥,这个铆钉再砸半下,感觉还有点松。”
“好嘞!”
“默哥,这个摺叠扣的安装片尺寸好像和样品有点出入,你来看看?”
陈默立刻放下手中的活计走过去:“嗯,是有点偏差。铁柱,你搞来的这个扣子批次可能有点问题。没关係,我们调整一下夹具的位置。”
失败在所难免。有时针脚跑偏了,有时铆合歪了,有时摺叠扣转动不灵活。
每一次失败,都伴隨著一点材料的浪费,但没有人抱怨。拆掉重来,分析原因,调整方法。
在陈默的统筹和工具加持下,熟练度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提升。
王大娘和孙婶也在一旁观摩学习,帮忙处理一些辅助工作。
三天后,当第一条完全由“启明”工坊自主製作、符合样品要求甚至边缘缝线更加笔挺的尼龙插扣錶带在李秀兰手中诞生时,工坊里爆发出压抑已久的欢呼!
“成了!真的成了!”赵铁柱抢过錶带,用力拉扯著,插扣纹丝不动,带子坚韧异常。
王卫国拿过去,反覆弯折著摺叠扣,转轴灵活,毫无卡滯。
李秀兰看著自己亲手缝製的完美线跡,眼中充满了成就感。
陈默接过这条凝聚著眾人心血的錶带,仔细检查著每一个细节。
针脚、铆合点、带子平整度、扣具灵活度…完美!
他抬起头,看著伙伴们疲惫却洋溢著兴奋的脸庞。
“好!批量生產,准备样品!目標:五十条!样式要统一,质量要绝对过硬!这是我们敲开省城大门的敲门砖!”
眾人齐声应道:“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