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车轮滚滚向省城(1/2)

陈默部署:

“秀兰!你总负责生產调度和质量检验!三台缝纫机由你、王大娘和孙婶操作主力生產!你是总质检,每条錶带从缝线到铆合,必须过你的眼!稍有瑕疵,立刻返工!你的话就是最高標准!”

“卫国哥!原料保障和后勤就交给你了!拿著订单要求,立刻去落实尼龙带、插扣的货源!铁柱会配合你。必须確保足量、及时供应!同时,大家要日夜赶工,吃饭是个问题。你负责解决大家的伙食,要吃饱,吃热乎!钱从帐上支!”

王卫国沉声道:“放心!保证完成任务!我这就去联繫麻袋厂的老关係,尼龙带他们可能有路子。插扣…铁柱,你那些『野路子』该上了!”

“铁柱!你全力配合卫国哥跑原料!特別是插扣,规格型號多,要盯紧!同时,你负责『救火』!缺什么少什么,或者运输上遇到问题,你负责第一时间解决!腿要勤快!脑子要活络!”

赵铁柱拍著胸脯:“包在我身上!保证原料跟得上机器跑!”

“王大娘、孙婶!这次任务重,时间紧,需要大家拿出十二分的力气!计件工资照算,而且这次完成试订单,额外有奖金!伙食卫国哥负责,大家只管放手干!”

王大娘没说话,只是默默地点点头,挽起了袖子。

孙婶也赶紧表態:“陈组长放心!俺们肯定使劲干!”

“我!负责总体协调、工艺指导和解决突发技术问题!”陈默最后看向自己,“从今天起,工坊就是我们的堡垒!灯火不熄!人不离岗!直到任务完成!”

“好!”眾人齐声应道,一股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气势在小小的工坊里升腾起来。

战斗,瞬间打响!

王卫国和赵铁柱如同离弦之箭冲了出去。

王卫国利用战友关係,软磨硬泡,终於以略低於市价的价格,锁定了足够数量的深蓝色尼龙带,並预付定金,要求对方第二天必须送到第一批货。

赵铁柱则像泥鰍一样钻进了县城的五金交化商店和那些犄角旮旯的小作坊,凭藉三寸不烂之舌和“信息费”开路,硬是在一天內凑齐了第一批符合规格要求的金属插扣,甚至比样品上的更精致一些。

工坊內,则彻底变成了一个高速运转的精密战场。

三台“上海牌”工业缝纫机开足了马力,“噠噠噠噠”的轰鸣声几乎连成一片,震得屋顶的灰尘簌簌落下。

孙婶虽然速度稍慢於前两人,但动作认真,在李秀兰的隨时指导下,也能保证质量和基本效率。

时间失去了意义。

窗外的天色由亮转暗,又由暗转深。

王卫国的老娘,一位干练的老太太,被儿子接了过来。

她在工坊角落里用砖头临时垒了个小灶,架起一口铁锅。

此刻,锅里正“咕嘟咕嘟”燉著白菜粉条,旁边蒸笼里冒著热气,是暄软的白面馒头。

饭菜的香味,成为了这紧张战场上最温暖的慰藉。

“开饭了!歇会儿,都来吃点热乎的!”王卫国老娘招呼著。

机器声短暂停歇。眾人轮流走到角落,捧起粗瓷大碗,夹上菜,抓起馒头,也顾不上找地方坐,狼吞虎咽起来。

“大娘,您这手艺绝了!这馒头真香!”赵铁柱嘴里塞得鼓鼓囊囊,含糊不清地夸讚。

“慢点吃,別噎著。”老太太笑著,又给李秀兰碗里夹了一筷子菜,“闺女,累坏了吧?多吃点。”

李秀兰感激地笑笑:“谢谢大娘,不累。”话虽如此,她眼下的乌青却显而易见。

短暂的休整后,机器再次轰鸣,后半夜,寒意更重。

王卫国抱来了几件旧袄给大家披上。

实在困极了,就在工作檯旁趴著眯一会儿,但很快就会被同伴叫醒。

李秀兰成了最“冷酷”的人。

她的工作檯上放著一盏檯灯,每一条完成铆合的錶带都要送到她面前,接受最严格的“审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