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江来治下的县城(2/2)

“確实有点门道。净息米能微凝神魂,清明气息,对修士入静確实有用。”

话锋一转,他淡笑一声:“不过副作用也不小——把人的欲望一併压下了,连食慾都淡了。”

他放下碗,抬眼望向一家人围坐吃饭的样子。虽然妹妹没在,屋里却依旧温馨热闹。锅里的饭香繚绕,窗外是黄昏的霞光,像是一层柔和的滤镜,把这日常的时刻衬得格外安心。

他心头微微一暖,目光柔和。

“这……才是家的味道。”

但这份温情只停留片刻,江来的眼神很快恢復沉静,轻鬆之色悄然褪去,神情重新变得凝重。

他低声嘆了一句:

“唉……这封个神咋就这么麻烦呢……现在香火反倒成了小问题,基本上都满足不了,还得走走出去啊。”

——

第二天一大早,江来处理完日常杂务,又换了身乾净衣服,伸手把正在院子里疯跑的小侄子江小虎一把抱了起来。

“三四岁的小屁孩,腿短还跑这么快,累不累啊你?”

江小虎哈哈大笑,小手拍著江来的肩膀:“不累,不累!猪猪,我要去看打拳、吃葫芦、还要!”

“行啊,那叔叔带你去转转。”江来笑著揉了揉他软乎乎的小脑袋,抱著他迈步出门。

阳光正好,街道乾净整洁,行人笑语连绵,城中一片安寧祥和。

不过江来此行真正的目的,並不只是“带孩子散步”。

他的神识早已悄然铺展开来,宛如无形神网,覆盖了整座县城——

他在巡视。

某条老巷深处,几位白髮老者正与一群少年围坐在石桌旁,下棋、识字、讲些旧事。棋盘边,一位老者看著跟他下棋的老头说:

“『人行正道,心安即静』,这句记住了吗?”

“记住啦!”几个小孩脆生生地应著。

再远处,是新建的武馆门前。

十几位年纪不大的孩子正排成一列,扎马步、出拳、压腿,虽然姿势不够標准,力道也有些软,但神情却格外认真,小脸通红,汗水顺著额头滑下,也不喊一声苦。

江小虎趴在江来怀里,眼睛亮晶晶地盯著那些孩子,忽然扭头道:“猪猪,我也要去练!”

江来低头看了他一眼,忍不住笑了:“你啊,先长到五岁再说吧,马步都站不稳还想打拳。”

江小虎嘟了嘟嘴,却也没再吵,脑袋往江来肩上靠了靠,眼睛还不忘盯著那边不放。

江来的神识悄然扩展开来,默默扫过整座县城。

街坊巷尾,炊烟裊裊。有人在灶台前燉著妖兽骨汤,香气氤氳;有人搬张小凳坐在窗边晒太阳,手里捧著热腾腾的米饭,慢慢咀嚼,神情安然。

院子里,孩童们你追我赶,一团野果撒落在地,小的哭,老的笑,屋里屋外都是人间烟火,透著一股“活著”的踏实与热气。

江来站在高处,神色柔和,眼里带著一丝笑意。

——当初妖兽频出,百姓惶惶不安,孩子一到傍晚就被反锁屋內,哪敢这样奔跑打闹。如今能吃饱穿暖、能练拳读书,就是最大的进步。

他的神识落到几所学堂上。

学堂里,书声琅琅。老师的讲学声透出窗外,孩童摇头晃脑,齐声诵读:

“敬长有礼,心中有戒;做人有信,行事有规。”

这些教材,沿用的是原本国家的通用读本,江来没有改动。他不想让孩子从小只学“术”,更应先懂“道”——不是玄门之道,而是做人的本分与规矩。

他从不强求人人通天彻地,只愿这些孩子长大后不欺弱、不恃强,知错能改,有所畏惧,有所坚守。

神识缓缓收回,江来看著怀里已经困得眼皮直打架的小侄子。

江小虎软软地靠在他怀里,小手还不鬆开他的衣襟,小脸上沾著点渍,睡得安稳。

江来笑了笑,脚步放得更轻了些,朝家的方向缓缓走去。

城里安稳,人心安定,他心中也踏实了许多。

这一城,他镇得住。

这一民,他守得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