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周小苗释放(1/2)
市局的会议室里,灯光依然明亮,但空气中瀰漫的紧张气氛,已经被文件的下达和精神科专家出现所取代。
会议室內,
刑侦支队的骨干力量、法医、痕检专家、心理评估师,甚至包括一些来自省公安厅的技术支援,都坐在会议桌前,专注地翻看著桌上的文件。
这些文件是陈默等人在过去几天里整理出来的证据,每一份都经过了反覆核实和交叉比对,都足以说明周小苗案件的证据链完整。
“各位,“苏婉寻的声音打破了会议室的寂静。
作为犯罪心理学专家,这次下发发文件,由她牵头,带著团队来到了市局,
今天的她今天显得格外严肃,“经过我们团队的评估和分析,今天案件所有的材料都齐了,不知道你们对此还有没有补充……“
经过这么多天的调查、取证、分析,周小苗案件的框架搭建完毕,以至於案件推进的十分顺利,
基本上在苏婉寻他们出现之后,用了大半天时间就完成了,至於剩下来的时间基本就是討论,整理。
苏婉寻继续说道:“既然没有补充,那就先这样,另外今明两天我们都会到这里来,以確保案件的顺利推进。“
“后续有什么需要对接的部分,直接找我就可以,办公室在省厅5楼503室。”
苏婉寻的目光落在陈默身上,从这案件上来看,陈默的考虑方向確实非常清晰,只是缺少一点细节。
陈默因为这个案件与队长赵刚產生了分歧,这件事被赵刚捅到了王振国面前,
苏婉寻替他捏了一把冷汗。
眾人开始將案件进行最后的收尾工作,苏婉寻时不时看一眼陈默。
陈默站在角落里,看著眼前的这一切,心里有种说不出来的复杂,
上一世,有关乎与心理学,涉案人员精神评估等等推进的十分困难,甚至在连环杀人案出现时,犯罪心理学没有被考虑进去。
要知道,90年代初,心理学开始逐步介入刑侦工作,但还並不完全。
从心理侧写到犯罪心理画像,从行为分析到嫌疑人心理评估,
心理学的介入不仅提升了破案率,更完善了整个刑侦体系的漏洞,还能为现代刑侦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只是那时候大家还没有意识到心理学的重要性。
前世那起大案爆发时,相关文件刚刚下发不久,许多机制还在摸索完善之中。
这种仓促应战的状態导致破案过程临时起意、隨机应变,摸索中也浪费了许多宝贵时间。
周小苗的案件让陈默意识到,很多事情正在悄然发生改变,而文件的下发更是印证了这一点——某些重要节点的事情必定会出现。
既然如此,那么那起牵连甚广的大案也终將出现。
那起大案造成的伤亡之惨重,甚至还有许多未解救的失踪人口,给人们的心中留下了难以抹去的阴影。
前世这个案件陈默没有参与,案件的具体涉案人员、时间、地点等细节,他一无所知。
如今,陈默只知道这件事终將发生,现在拥有前世记忆的他,也做不到袖手旁观。
因此,他只能提前让苏婉寻的心理学工作介入,为后续的案件侦破做好准备。
而周小苗的案件,无疑是一个最佳的切入点,也是最完美的契机,也是这件案件得以找到最佳的解决途径。
他只能祈祷,这些努力能够为以后侦破那起重大案件带来一些帮助。
陈默將案件的所有材料都仔细整理完毕,装订成册后,亲自送到赵刚的办公室。
往日里,赵刚总是雷厉风行,看到案卷的第一刻就会提出各种问题,但今天,他却异常安静。
他只是默默地接过文件,低头审阅,眉头微微皱起,却始终没有抬头看陈默一眼。
陈默站在一旁,看著赵刚的背影,总觉得有些不对劲。
他从未觉得自己与赵刚是对立的,前世也曾共同经歷了无数案件。
但此刻,那股熟悉的氛围似乎消失了,赵刚的沉默让他感到一丝不安,却又说不清到底是哪里不对。
他想开口询问,但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有些事情,真的很难说清。
次日,
审判长的目光落在案卷上,
法庭上一片寂静,只有翻动纸张的沙沙声在迴荡。
“李淑芬女士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在意识清醒的状態下,做出了自主结束生命的选择,並自行实施了获取药物、服用药物的行为,其死亡结果系自杀。“审判长的声音沉稳而清晰,仿佛在陈述一个不爭的事实。
周小苗的肩膀微微颤抖,她的手指紧紧扣著椅背,指节发白。
她低著头,长发垂落,遮住了大半张脸,唯有泪水在眼眶中打转,倔强地没有让它流下来。
审判长说道:“周小苗购买並存放管制药物(咪达唑仑)的行为確属违法,此行为客观上增加了其母亲自杀的风险和便利性,具有道德上的可责性和法律上的违规性。
但是,没有证据证明周小苗在案发当晚对母亲进行了教唆、怂恿、协助或强迫行为。
其'帮助解脱'的模糊意愿,通过购买和放置药物已表达完成,在案发具体时刻,她本人有不在场证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