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水流测试(2/2)
就在陈默思考这个时间线的时,门外的声音传来。
“强哥,在五条分支河道上,其中三號分支那里发现了一枚脚印。”
早上的太阳將河面染成橘红色,张强身后的五条分支河道被麻绳繫著的木棍围成警戒线,
“渔船检查完了。“李卫国提著铝製物证箱从芦苇丛钻出来,橡胶手套是从县医院顺来的手术手套,
“踏板缝隙的血跡与死者刘红霞的血型都是ab型。“他举起用玻璃罐装著的泥脚印,
“波浪纹解放鞋,41码的。“
对讲机里传来滋啦的电流声,杨秋雨的声音断断续续断断续续:“但尸体出现在下游就很怪...“
对讲机在砂石厂这样的郊区信號时长不好。
陈默望著拴在边上的木渔船,吃水线附近新鲜的摩擦痕跡明显,系缆绳的水泥桩上缠著几股不同顏色的尼龙绳,
陈默蹲在运粮河支流的堤岸上,指尖碾过一块稜角分明的砾石,隨后手里拿著手绘的河道图,蓝墨水线条有些晕染,
手指点在砂石厂背后那个镰刀状弯道,这个位置在先前的地图上还是个直道,显然是后来人工改道的。
“陈默,怎么样?”张强问道,
“用浮標法测了三遍,三號支流流速每秒1.8米,比其他支流快一倍。“
“找四个化肥袋装河沙。“陈默捲起衣服的袖子,露出绑在腰间的桌球,
“按死者被发现时的重量80斤。”
当印著“尿素“字样的尼龙袋被搬到河岸时,夕阳已经沉到砂石厂烟囱后面。
陈默把第一个沙袋推进三號支流,桌球刚下水就被卷著漩涡冲走。
第二个沙袋绑著红气球,这是从砂石厂办公室临时找来的。
“开始计时!“陈默按下上海牌机械錶。
新配发的珠江s-201相机架在三角架上,镜头对著河面,这还是提前去申请的,
第三个桌球突然转向时,陈默的警用胶鞋已经踩进了渔船。
舱壁的刮痕里嵌著几丝黑色尼龙,这跟装著刘红霞尸体的袋子是同一种物质,
甲板缝里卡著的绿色塑料片,边缘还带著电烙铁的烫痕。
“有人在水下搞了拦网。“陈默对著对讲机喊,这塑料是农用大棚常见的聚乙烯膜。
突然对讲机里张强的声音混著杂音:“闸口这边...有三块...钢板...还有水泥管...“
这时候还没有潜水队,陈默就看见几个穿胶皮裤的警员正用竹竿探底。
陈默衝下渔船时,最后一个绑著红气球的浮標正卡在两条支流交匯处的芦苇丛里。
浮標下方的水域泛著不自然的泡沫,他俯身拨开浑浊的河水,指尖触到冰冷坚硬的金属网格,
那是钢筋焊成的拦网,表面锈跡斑驳,还缠著几缕黑色尼龙绳。
水下的钢筋骨架,那是一个由废弃铁轨和渔网拼接成的导流装置,形如漏斗,斜斜指向主河道。
陈默蹲在装置旁,戴著从县医院借来的橡胶手套,用镊子挑起几根缠在钢筋上的黑色纤维,
与运粮河尸体上的袋子是一致的,也就是说运粮河女尸的袋子曾经被水流衝到了这里。
“沙袋实验结果出来了。“杨秋雨拿著手绘的流向图跑过来,
“按照三號支流的流速,尸体本该漂向砂石厂,而不是下游。”
难道不是在3號支流拋的尸?
一时间案件又陷入了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