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7 元日(2/2)
“此事五郎无需著急。封州毕竟路远,这一来一回也需要时日,过几日自会揭晓。”刘崇龟宽慰道。
“是侄儿操之过急了。”刘濬歉然道。
刘崇龟挥了挥手,示意刘濬不必在意。
接著说道:“等过了假,五郎替我擬一封奏章,向朝廷举荐刘隱接任封州刺史。”
“侄儿领命。”刘濬答道。
今天不算,还有三天才出假,此事倒是不必著急。不过刺史一职重要,奏章倒是要好好琢磨琢磨。
若是刺史一职敲定,那刘隱在封州就稳固得很了!
二人边喝茶边閒谈,享受这春节的假期。
同一时刻,封州州衙正厅,刘隱在主位上接受了一眾前来拜年官员的祝福。
一群人刚刚散去,守卫来报,门口有自称广州刘濬信使的人求见。
刘隱听了,一边连忙让把人请进来,一边想刘濬会有什么事要急著告诉自己呢?这前后也不到半个月。
不一会,刘隱在书房见到了信使。
“小人见过刘镇使,祝镇使福延新日,庆寿无疆。我家阿郎有书信送上。”
信使躬身行礼,拿出书信。亲卫接过,送到刘隱手中。
刘隱看了看书信封面,之前陪刘濬游玩封州时,曾见到过刘濬的字跡,倒是与封面一致。
刘隱没有著急拆阅,而是將信件放在书案上,问道:“你家阿郎可有说些什么?”
“回镇使,阿郎只说此信重要,让我务必亲自送上。”信使恭敬答道。
“那你是何时启程的?”刘隱又问道。
“小人是腊月二十五下午从广州出发的。一路紧赶慢赶,刚刚进了城。”
刘隱算了算时间,倒是没有问题。
遂道:“你一路辛苦了,且先下去在府里好生休息,待我阅过书信后再来唤你。”
“小人告退。”信使转身出了屋,跟著府里下人自去安顿。
刘隱拿起书信,拆开信件仔细看了起来。
“昭贤吾弟惠鉴:前日封州一別,甚是想念。料书达之日,已是新年,愚兄谨祝贤弟新岁无忧,福祚绵延。……”
书信不长,刘隱很快看完。
刘濬报来的好消息,令刘隱精神为之一振。算上贺州大捷,真可谓是双喜临门。
“可惜二弟不在身边,不能第一时间和他分享!”刘隱心想道。
贺州城,军营。刘台与苏章庞纶李冲一起吃完了饭,来到了营地,安排起换防之事。
如今贺州城已经整体在掌控中,四门和粮仓各有一队人守卫即可。再加上州衙的两队人,一共需要七队人。
之前黎国华、莫有新等五队在夺取封阳城时曾短暂守卫过城门,为显公平,刘台决定让梁克贞等五队去守卫。
最终安排如下:梁克贞守东门,邓博守北门,孔德胜守西门,潘瑞守南门,李永金守粮仓。
州衙则交给聂大伟和吴力雄。
安排完毕,各队各自按约定时间去换防。刘台则带著苏成等亲卫在城里转了转,体察民情。
到了晚上,刘台又按约定和换防下来的第六营军士一起畅饮达旦,在酒场上大杀四方,让一眾武夫称羡不已。
不论在战场还是在酒场,都让这帮梧州兵服服帖帖,心服口服。
喝完酒,刘台还不忘去城头等处巡视一遍,让那些武夫自愧不如,进一步收服了他们。
那些值守的几队人见刘台如此谨慎、亲力亲为,也是心下敬佩。
军心人心,就是在这些细节中收拢、凝聚。威信威望,也在这些细节中建立、树牢。
让手下人看到领导和他们在一起,简单也不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