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配送策略难题(2/2)
这是陈享重生以来,第一次这么长篇大论跟员工讲话,但是他认为这是必须的。
一个有使命、有愿景的团队,凝聚力和战斗力將会爆发出巨大的能量。
陈享说著,看向连诗、孔维峰和王永强,“技术团队要確保网站坚如磐石!”
连诗、孔维峰、王永强全部点头,“保证完成任务!”
陈享接著看下李露露和姚瑞,“王亚楠后天可以投入工作,地推团队要做好第一波衝击的弹药,5天內拿下40家核心商家!”
李露露和姚瑞重重点头,“保证完成任务!”
陈享再看向黄琴,“骑手运营团队的招募工作,就有劳黄琴师姐了!”
黄琴:“老板放心,保证完成任务!”
陈享最后看向郑婷婷和管涵青,“两位,客服工作这几天暂时不会启动,希望两位先帮助其他梦想家把后勤相关的工作做好,晚会儿我会具体分工。”
郑婷婷、管涵青,“保证完成任务!”
“我这几天会继续招募团队,沟通融资事宜。
为了外卖网“让吃饭变得更简单,让生活变得更美好”的使命,大家一起加油!”
“加油!”
陈享伸出右拳,掌心朝下,跟眾人一起碰了下拳头。
陈享这次的动员是极有效的。
他展现出超越年龄的成熟、领导者气质,以及对项目的无比热忱和对团队成员的真诚与信任,让每一个员工都热血沸腾、斗志昂扬。
动员过后,陈享开始挨个给开发、市场、运营、客服团队分配任务,眾人进行了一波又一波深度討论。
最后,陈享把话题引到外卖配送策略上面,这是他最拿不准的点。
前世,外卖模式是高度数位化、平台化的。
而在2008年,技术基础和基础设施完全达不到。
此时,功能机是主流,没有手机app,商家也基本没电脑,在线支付还未接入,只能现金支付。
陈享记得,饿了唄刚起步时,使用的是『电话+网站信息聚合+餐厅自配送+现金交易』的模式。
即:用户通过网站选定餐厅和菜品,拨打电话给到饿了唄或餐厅,口头告知想要的菜品、送餐地址(宿舍楼號、房间號)、姓名、手机號。
餐厅员工手写记录在本本上,然后告知用户一个大致的送达时间。
餐厅出餐打包后,由餐厅员工根据手写的订单地址条,规划送餐路线,然后骑车或者步行送到收货地址,收取用户现金,整个流程结束。
流程中,从接听电话开始,菜品名、地址名、电话名就有可能会出错。
餐厅的送餐员送外卖时,更是因为对学校不熟,而浪费大量时间,整个过程极其漫长。
所以,配送是整个链条中最薄弱、最不可控的一环。
陈享的外卖网,一开始就优化了下单流程。
下单环节,用户直接在网站上下单,填写送餐地址、电话等信息。
外卖网后台代理接单后,打电话给到餐厅,代用户下单。
这样做虽然增加了一个中转环节,但在线下单大大降低了用户与餐厅的沟通成本,明显减少出错率。
同时,让所有订单都在线流转起来,便於平台日后统计和抽佣。
陈享现在拿不准的是配送策略到底该如何优化。
他的第一个方案是『二级配送』,即餐馆——>校园骑手配送。
餐厅做完饭后,將餐统一送至校门口,由校园骑手將餐二次转送到用户手中。
骑手对学校最熟悉,还可以骑车,配送效率要远高於餐厅自配送,大大提高了餐厅和用户的体验。
他的第二个方案是『三级接力』配送,即餐馆——>校门口骑手——>集散中心——>宿舍楼骑手配送。
他的第三个方案是『二级配送+用户自提』,即餐馆——>校门口骑手——>集散中心——>用户自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