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求战(求追读!)(2/2)

司马夷站在城楼之上,北风捲起他身后残破的黑龙大纛,发出猎猎的哀鸣。

那张素来坚毅如铁的脸上,此刻也刻满了疲惫与焦虑。

作为一名地道的老秦人,司马夷骨子里流淌的是自商鞅变法以来,由秦国歷代君主所扶持的对於军功的渴望。

这近乎偏执的渴望,同时带来了对於国家荣耀不容侵犯的忠诚。

也正是这份忠诚,让他此刻陷入了进退维谷的绝境。

数日前,一封来自主將章邯的军令发了过来。

军令的內容很简单,章邯已於临济包围魏国都城,进展顺利。

言外之意却如钢针般刺人:

其他方向进展顺利,为何你司马夷在碭郡久战无功,损兵折將?

司马夷知道,在如今猜忌成性,动輒以严法论罪的咸阳朝堂之上,失败就等於死亡。

而他身后亦有许多眼睛盯著他的位置,在运作中等待取代他的那一天。

他已经错判了一次,若不能在章邯主力抵达前用一场酣畅淋漓的胜利来洗刷自己的耻辱。

那么等待司马夷的,绝不会是宽恕。

所以他不能再退,也无路可退。

“传我將令!”

司马夷猛地转身,声音嘶哑,带著某种决然。

“与我点起城中之兵,明日出城与楚贼决一死战!”

“將军三思!”

身旁的副將大惊失色,急忙劝阻道。

“城外贼势浩大,我军固守尚且艰难,主动出击无异於自寻死路啊!”

“死路?”司马夷惨然一笑,那笑容里满是悲凉与疯狂。

“留在此地是等死。出城一战则是找死。”

他一把提起副將,双目赤红,状若疯虎道。

“那你告诉我,这两种死法里,哪一种更像个堂堂正正的大秦军人?!”

副將哑口无言,他从司马夷的眼中看到了一种熟悉的,属於老秦人的疯狂。

那是“赳赳老秦,共赴国难”的血性。

也是“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的执念。

求战,亦是求死。

不要想那么多了,就让我们战死沙场吧。

当次日第一缕晨光刺破地平线时,司马夷率领著他麾下的军队,悍然出城。

竟是要寻找碭郡义军的主力进行决战!

这支由驪山刑徒组成的老兵,此刻构成了军阵的核心。

他们神情麻木,眼神空洞,早已將生死置之度外。

而在他们两翼的是那些新募的本地兵卒。

他们紧握著手中的戈矛,脸上写满了初次上战场的紧张与无所適从。

两种截然不同的士气,如同一道无形的裂痕般贯穿了整个秦军方阵。

而这道细微的裂痕,早已被人敏锐地捕捉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