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七十五分(1/2)

包厢中,气氛剑拔弩张。

“你为什么觉得小宋不適合演高启盛?”张颂闻声音有些急切。

“我刚才就说了他可以演高晓晨,你也没反对啊。”张驛的手指在桌面上轻叩。

“你什么时候说的?”

“我说这个配角的戏份要少一点,但角色很有发挥空间。”

“高晓晨的戏份確实要比高启盛少。”

“废话,所有配角在你男主角眼里,戏份都不多吧!”

张驛两手一摊:“现在怎么办?”

厕所隔间,宋源在搜寻引擎输入“张颂闻张驛”

结果框立刻弹出:张颂闻与张驛搭档出演《狂飆》,预计九月开机。

点开相关信息,大多是其前期筹备相关內容,他往下划去。

《狂飆》的一条官方微博赫然在目。

配文称:“刀刃向內,言出必果”

宋源点进微博帐號,他想要了解更多信息。

置顶照片是用红底白字书就的一条横幅。

上面写著“推动扫黑除恶常態化,坚决打击黑恶势力及保护伞”

还有一段视频,导演回答记者採访问题。

徐纪周称这是一部横跨20年的群像敘事,將全景式展现时代变迁下的黑白较量与复杂人性。

“扫黑除恶。”宋源轻声念出这四个字,喉结不自觉地滚动。

他想起谢苗昨天提到的“有政治意义的正剧项目”,指尖在屏幕上停顿。

这不正是他梦寐以求的机会吗?

和张颂闻、张驛这样的戏骨同台,在严肃题材中磨练演技。

(请记住101??????.??????网站,观看最快的章节更新)

宋源想起袁爽对他说的话:“好演员要像海绵,抓住每个吸收养分的机会。”

而现在,命运將这样珍贵的机会递到了他面前。

他必须爭取!

推开包厢门时,柑橘木的香气扑面而来。

张颂闻和张驛正谈笑风生,仿佛刚才的爭执从未有过。

“小宋回来啦。”张颂闻招呼他坐下,茶壶嘴正冒著裊裊热气。

“小张老师今天有空,下午去我家让他指点指点你。”

“我怎么就成小张老师了?”张驛发出质疑。

“咱俩谁年纪大?”张颂闻挑眉。

张驛一时语塞,竟忘了追问自己何时成了宋源老师的事。

宋源应声称是,他注意到两人交换的眼神里藏著某种默契。

离开餐厅已是午后,初伏的阳光將停车场晒得发烫。

张颂闻的车驶向六环外,窗外的城市景观逐渐被成片的农田取代。

车子拐进一条林荫小道时,宋源看见几只麻雀从香椿树上惊起。

张颂闻的农家小院到了。

院门是古朴的原木色,爬满蔷薇的篱笆墙內传来画眉鸟的啼叫。

推开吱呀作响的铁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前院的葡萄藤架。

张颂闻如数家珍地介绍著他的“秘密园”。

后院的茉莉正在盛放,三角梅攀著竹架生长,小菜地里西红柿泛著诱人的红。

“这是苦瓜,夏天清热解暑最好。”

张颂闻弯腰拨开叶片,露出几个嫩绿的果实。

进屋时,一只橘猫从欧式古典沙发上慵懒地抬头。

客厅墙面是清新的薄荷绿,与深棕色的美式復古家具搭配,显得意外和谐。

宋源的目光被墙上的装饰画吸引,那是幅未完成的油画,笔触狂放不羈。

“去年试著学的。”张颂闻顺著他的视线解释。

“表演和绘画一样,都是在空白处创造生命。”

三人在沙发上落座,张颂闻取出一套紫砂茶具。

“看好了。”

张颂闻的指尖在茶壶上翻飞,热水衝进紫砂壶的瞬间,大红袍的香气瀰漫开来。

宋源盯著那缕裊裊上升的热气,猜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我和颂闻都认为你应该被徐导看见。”

张驛的声音传来:“但最终用不用你,导演有自己的考量。”

宋源转身答话:“谢谢两位老师给我这个机会。”

“你也看到了,我俩对推荐你演哪个角色有分歧。”

他啜了口茶:“高启盛戏份多但难度大,演好了能让观眾记住你,演砸了...”

张驛停顿,后果不言而喻。

此时,张颂闻接话:“我相信你能驾驭。”

宋源望向张颂闻,对方带著温和的笑意与他对视。

此刻他胸腔里翻涌的感激如此真实,张颂闻竟愿为他赌上声誉。

“现在给你一个机会。”张驛的声音打断他的思绪。

“演段高启盛,达到我心目中的六十分,我就向徐导推荐你。”

张驛竖起食指:“你没看过剧本,只知道性格底色,演起来比较困难,所以六十分就行。”

“六十分和其他候选演员至少有一战之力。”

宋源目露疑惑,高启盛的性格底色他是如何知道的?

张颂闻开口解围:“我饭桌上提到的那个人就是高启盛。”

张颂闻还想给出提示:“你得把握好...”

“你只有一次机会。”张驛打断道,“准备好了吗?”

空气骤然凝固。

宋源喉结滚动,坚定道:“我做好准备了。”

张驛思考片刻:“我记得有一段是颂闻演的高启强发现高启盛卖毒品后,兄弟俩有一场对峙戏。”

“这场戏中,高启强得知实情后怒扇高启盛。”

“让颂闻帮你搭戏,台词自己发挥。”

张驛说完,想了想还是给出提示。

“別忘了高启强是你从小相依为命的哥哥。”

“你可以多思考一会儿”

隨后宋源陷入沉思,信息量太少了。

他的大脑高速运转,不放过任何一个信息。

哥哥和弟弟相依为命,说明两人感情很深;弟弟贩毒,哥哥肯定恨铁不成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