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最终的协议(2/2)

陈实翻著看了看,对於香蕉科技的第一款產品感觉挺满意。

“你这地方不错啊?”

张璇龙將软盘递给他之后,就在这间办公室逛了起来:“地方挺大。”

“王选老师当时要给我弄个地方,但原有的办公室都有人在用,最后他找人收拾出来一个库房给我用,你看屋子边上那些置物架都还在那儿呢。”陈实介绍著。

他自己对这地方挺满意的,因为他人多。

虽然隨著小白输入法第一版本的开发完结,大部分兼职生都暂时休息了,但真要忙起来的时候,他还嫌这地方不够大呢。

“挺好。”

张璇龙点点头,他左右张望了几眼,今天没什么人在,办公室空荡荡的。

陈实隨口问了一句:“那个协议怎么样了?”

张璇龙笑了笑:“已经签下了。”

听到这个消息,陈实点了点头。

“你好像一点都不意外?”

这下轮到张璇龙有些惊讶了。

那天陈实作为一个外人,可以说是旗帜鲜明地表达了他对兼容协议的不同看法,这才让整个谈判临时中断。

但现在听到谈判重启的消息,他居然毫无波澜?

“那天属於突发状况,因为金山对於兼容协议没有全面的了解,如果当时你们就签下协议,过於草率。”

陈实笑著道,“但如果在经过研判之后,你们依然认为这是必要的,那么证明金山已经找到了合適自己的路。”

张璇龙看著眼前淡然的陈实,不由心生感嘆。

这个年轻人,似乎对於一切都看得比旁人要清楚。

確实如他所说。

金山在那天之后,闭门大吵了好几天,最终还是决定和微软合作。

但要添加一些条款。

比如渠道公平协议:在协议有效期內(如5年),微软不得在 windows系统中以排他性方式捆绑office;对於中国市场销售的pc,硬体厂商有权选择预装wps或office,微软不得通过技术限制、价格胁迫(如对预装wps的厂商提高windows授权费)等方式干预。

比如反竞爭约束条款:双方承诺不以不正当竞爭手段爭夺市场:微软不得在中国市场以低於成本价销售office(以其全球平均成本的120%为基准);不得与硬体厂商、经销商签订排他性协议(禁止其代理或预装wps);若微软修改文档格式(如推出新的doc版本),需提前6个月向金山提供格式规范,確保wps的兼容周期不超过3个月;任何一方被证实存在反竞爭行为,需向另一方支付年度营收10%的违约金。

比如智慧財產权对等保护条款、用户迁移缓衝条款……

总而言之,核心逻辑就是將兼容从单纯的技术协议,升级为包含渠道保护、反竞爭约束、技术对等、用户缓衝的“生態平衡协议”。

这些条款看似要求很多,但在金山苦苦搜集到海外微软的真实信息之后,却依然觉得有谈判的余地。

因为他们这时候已经知道,现在美国司法部已启动对微软的反垄断调查,这导致微软在面对“反竞爭条款”的时候,有一定的容忍度;並且国內市场对微软而言尚属新兴市场,为了进入併合规经营,对方可能接受一定的约束性条款。

后来事情果然如他们所料,和理察再次谈判的时候,对方虽然言语抱怨,但最终还是捏著鼻子认下了这个协议。

这已经足够让金山眾人感到振奋了。

“你不问问为什么我们明知道这条路那么难走,却还要坚持签约?”

张璇龙奇怪地问道。

“大概能猜到一点。”陈实耸了耸肩。

“说说看。”张璇龙有意考他。

“形势逼人。”陈实吐出四个字。

“哦?”张璇龙眯了眯眼。

“无论金山是否接受,微软都必然会进入国內市场,並且占据个人电脑的主流,因为没有竞爭者。”

“而信息发展是时代趋势,这点从美国那边就能看出来,往后政府企业单位甚至个人,都必然会把计算机作为工作的重要工具,当市面上只有微软一个选择的时候,其实就是別无选择,就像雷射照排系统一样。”

张璇龙缓缓点头,谁都知道,这玩意儿靠的就是一个技术领先。

说白了,就是垄断。

“所以微软必定会进驻国內市场,而且是强势进入,不管金山是否与它兼容,它都会过来,金山没得选。”

“当越来越多的微软电脑占据市场主流的时候,就会造成中文处理软体的分割,比如说某单位使用wps製作文档,但上级部门使用的却是office,如果双方不兼容的话,会导致文档跨部门流通的障碍,这必定会倒逼用户做出选择。”

“在慢慢势弱的金山wps中,以及在快速崛起的微软office里做选择,每个人都知道贏家会是谁。”

“所以,金山需要兼容,也只能谈兼容,但不能將自己双手奉上,而是要在斗爭中去找到自己的那一线生机。”

一段话说完,陈实吐了口气。

他也知道金山没得选,但依然希望能有一个更好的结果。

歷史的滔滔大势,不是他三言两语就能扭转,但不管怎么说,这对金山来说,也已经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