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自省(2/2)

更关键的是,他手里还有很大的权力。

所谓身怀利刃,杀心自起,如果有一天,他失去对这份权力的敬畏,会不会慢慢成为一个独夫民贼?

但是这些,他不能和徐嫻说。

刘诞思索了会儿,幽幽道:“你说我现在做的事,是对的吗?”

“当然。”徐嫻篤定的点头,“大王以家国天下为念,以百姓之心为心,殫精竭虑,后世史册,定会记载大王的功绩。”

“那手段呢?”刘诞问。

“大王现在手段也並不过激。”徐嫻並不觉得刘诞做得有什么问题,但见刘诞担心,认真思索了一番,说道:“或许对有些事来说,手段过激不是好事,但是现在大王要做的事,十分艰难,非一般人所能为,如此想要成功,便不得不使用一些非常的手段。”

刘诞道:“可有些事,你一旦做了,閾值便会被打开,从此一发不可收拾,直到最后反噬自己。”

徐嫻没听过“閾值”这个词,不过《说文解字》里说过“閾”这个字,且將其涵义从门槛引申为界限,因此徐嫻大概能明白刘诞的意思。

而且刘诞经常会说一些她听不懂的词语,她已经渐渐习惯了刘诞的用词。

只见徐嫻摇头,微微一笑,道:“大王能这么想,就说明大王绝不会成为那样的人。圣人说,吾日三省吾身,大王这是以圣人的標准要求自己,又怎么会变坏呢?”

刘诞心情变好了些。

当然,心情变好,並不只是因为徐嫻的话,也因为徐嫻笑起来很好看。

好看的事物,总会让人心情变好。

刘诞笑道:“都说你们徐氏信道,没想到你对儒学也是隨口就来,更是以圣人称曾子。”

徐嫻道:“徐氏对儒佛也是很有研究,家族中有不少文人雅士,妾的阿父还和一个叫惠休的僧人相交甚厚,经常和那僧人诗文唱喝。”

“原来如此。”刘诞回復徐嫻,心里却疑惑起来。

因为徐嫻居然主动和他分享她自己的事,这不像一个討厌他的人应该做的事。

这其中必有猫腻。

刘诞打量了徐嫻一眼,问道:“你惹祸了?”

“啊?”徐嫻一愣,摇头道:“没有啊,大王为何这么问?”

“哦,没什么,只是觉得你今天有点奇怪。”刘诞道。

“奇怪?”徐嫻想了想,明白了刘诞的意思,不由心里吐槽道:“想和你亲近一点,你却怀疑我惹祸了?”

徐嫻默默埋怨著刘诞的不解风情,不过转念一想,又突然心疼刘诞。

徐嫻站在刘诞的角度想,刘诞公事上一心为国为民,却刚入会稽就被人误解为满口仁义,心怀奸诈之徒;私事上,刘诞娶了她这个要退婚,想离开的人。

可谓內外都十分闹心。

但是刘诞从来没有埋怨过谁,依旧不辞辛劳的为百姓们谋利,甚至对她这个“想走”的人,也是客客气气,以礼相待。

徐嫻不由得怀疑,这真的是她政治联姻就能遇到的人吗?

徐嫻念及此处,发自內心的露出笑容。

刘诞默默关注徐嫻的表情变化,只见徐嫻一会儿嗔怒,一会儿忧伤,一会儿高兴,更疑惑了,问道:“你是不是吃丹药了?”

“哼!”徐嫻嘟起嘴,“大王就不会把我往好处想吗?不跟你说了,烦人。”

徐嫻说罢,又气又喜的走出亭子,回身道:“该吃饭了。”

“嘿,你怎么能这么和我说话,礼仪呢?”刘诞嘴上责怪徐嫻,身体还是很诚实的起身和徐嫻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