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父子(1/2)

建康宫,沉香亭。

刘义隆放下手里的奏章,摇头嘆气,隨后起身,看著亭边的树的嫩芽,若有所思。

“休文真能长成擎天大树吗?”

刘义隆喃喃自语。

过了会儿,身旁宦官低声稟报导:“陛下,隨王到了。”

“让他过来。”刘义隆道。

“喏。”宦官出了亭子。

“拜见父皇。”

刘诞进入亭中,给刘义隆行礼。

刘义隆转身注视刘诞片刻,才让刘诞入座,说道:“新政在其他地方推行,都不是很顺,各地奏报问题不断。就拿雍州来说,柳元景的弟弟柳僧景,竟然带头反对新政,且雍州流民涌入,矛盾尖锐,你三哥是力不从心。”

刘诞心里清楚,刘骏並不是力不从心,他只是懒得做得罪人的事。

现在刘劭好好当著太子,刘骏並不觉得自己能登上帝位,而只要做不到皇帝,那就不如舒舒服服的做个藩王,和士族们同流,安逸享乐。

歷史上,即使是做了皇帝,刘骏对享受也很有心得,他主动向地方回京述职的官员索要献奉,拆了爷爷刘裕的故居盖房子,还对刘裕节俭的生活做出锐评:“田舍公如此,已为过矣!”

刘诞知道刘骏的心思,但並不点破,只道:“改革並不是一蹴而就之事,只要坚持,总有破局之法。”

刘诞这话,还没推行新政之前,王僧绰就说过。

但刘诞现在重复,对破局显然没什么用。

刘义隆又打量了刘诞一眼,点明道:“你可有办法解决?”

刘诞道:“这是三哥管辖之事,儿不好多言。”

“可新政是你所提!”刘义隆声音大了些,显然有怒。

刘诞起身,行礼道:“此事朝中大臣必有对策,儿若越权,恐非臣子之道,三哥得知,恐怕也会怨儿多事。”

刘义隆看著刘诞,突然嘆了口气,示意刘诞落座,沉默下来。

刘诞虽然顶撞了刘义隆,但从另一个方面看来,刘诞这又是为了不越权,为了顾念兄弟感情。

有才能却不显摆,处事谨慎克制。

刘义隆在心里,给刘诞做了定位。

过了会儿,刘义隆幽幽道:“休文,你心里还觉得我杀你四叔做得不对,是不是?”

刘诞道:“儿不敢。”

刘义隆用了我自称,刘诞说的是不敢,而不是没有。

刘义隆解释道:“朕那是为了朝局稳定。”

“儿明白父皇的苦心。”刘诞道。

刘义隆道:“休文,你有大才,若能尽心辅助你大哥,国家幸甚,天下幸甚!”

刘诞道:“儿愿辅助大哥。”

刘义隆道:“朕有心让你做辅政大臣。”

“儿才微德寡,怎能担此大任。”刘诞又站起身。

刘义隆道:“朕是担心,你们兄弟间,会重蹈我们这一辈的覆辙。”

“这……”刘诞有些惊讶。

刘义隆肯把这话直白的说出来,足见是想和他交心了。

“朕会和你大哥说,让他善待自己的兄弟。”刘义隆望著刘诞,“但若国家不稳,又得事急从权。休文,你既有才能,便应在我在之时,尽情施展,使国家稳定富足,如此你大哥继位后,便不会为难你们。”

刘义隆这是觉得,他杀刘义康是为了稳定,那么只要天下稳定,刘劭也不会杀自己的兄弟。

刘诞清楚这里面的逻辑错误,但是现在他不能说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