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以身为城(1/2)

刘诞回到府邸,便开始思考要选用哪些人报上去。

首先要考虑的,就是他没任的另外三州的刺史。

现任青冀二州刺史,已经由先前的萧斌,换成了刘兴祖。

刘兴祖此人,他行军打仗战术一般,但战略还行,在诸皇子之间,也没有站队倾向。

这个人,刘诞可以用,也不必动。

然后就是豫州刺史。

现在刘宋的大臣大將,刘义隆比较信任的,而又有些能力,又有资歷的,当数萧思话。

歷史上,由於没有刘诞的搅和,徐州刺史这个位置,便是萧思话的。

於是,刘诞决定,推荐萧思话为豫州刺史。

然后,就是他自己军府內部的人员。

由於他都督五州之地,和会稽不同,所以军府的司马和参军,最好是其他州的刺史。

那么,军府司马就是萧思话,参军是刘兴祖。

但这两个人都要各守本州,实际能在他身边的,应该是州府长史,军府咨议参军、录事参军、记事参军这些人。

这些职位里,刘诞还真想把顾琛拉过来,不过左右衡量之下,他还是决定挑选一些和他关係不是很近的人。

长史一职,刘诞决定推荐蔡兴宗。

蔡兴宗这个人,生活作风不怎么样,但是才能颇高。

其他职位,刘诞推荐垣护之为军府咨议参军,兼领彭城太守。

以上这些人,目前都不是刘诞的亲信。

最后,刘诞提出,让周盘龙和沈文秀隨他前去镇北,並升任军主,至於陆延稔和卜天生,这两人本来就是他的亲卫兵长,不用给刘义隆提,他也能带走。

刘诞擬好了名单,次日呈给刘义隆。

刘义隆拿过名单一看,发现刘诞推选的人中,除了周盘龙和沈文秀算是刘诞一手栽培的,其他的人,和刘诞都没什么关係,明白刘诞这是真的一心为公,便没有犹豫,同意了刘诞的人选。

人员选定,刘诞便带著人马出发,前往徐州治所彭城。

等到了彭城,已经是三月初一。

初二,刘诞召集徐州文武官员议事。

刘诞打量了眾官一眼,发现大家对他似乎没什么信心。

不过刘诞也不在乎,微微一笑,让僕人上茶,说道:“这是王妃新发现的一种吃茶方式,诸位试试。”

眾人怀著疑惑,各自端起喝了一口,都觉得味道不错。

蔡兴宗笑道:“没想到茶还有这种吃法,喝一口唇齿留香,下吏受教了。”

刘诞道:“吃吃喝喝我还行,公事方面,以后还要仰仗诸位啊。”

蔡兴宗道:“大王要在徐、兗二州推行新政吗?”

“诸位以为呢?”刘诞反问。

蔡兴宗道:“唯大王之命是从。”

“唯大王之命是从!”眾人跟著道。

刘诞道:“户曹掾何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