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第三次北伐(1/2)
建康,尚书省。
刘义隆缓步入屋,徐湛之和王僧绰连忙上来拜见。
“可有关於北伐的奏书?”刘义隆兀自落座,问道。
“回陛下,刚送来了几封。”徐湛之一边回话,一边给刘义隆呈上奏书。
徐湛之呈上的第一封,是沈庆之写的。
沈庆之在奏书极力反对北伐,力劝刘义隆不要重蹈前两次的覆辙。
刘义隆看了,扔在一边,神色不悦。
徐湛之又呈上第二封,是刘兴祖写的。
刘兴祖倒是没反对北伐,他是建议刘义隆,现在河南赤地千里,野无所掠,若偽魏守军死战不退,那一时半会儿也打不下河南,如此一来,大军粮草必然短缺。而河北之地,粮草充足,人心望附,因此不如直入河北,以七千精锐,先取中山一带关卡,与河北义士一起站稳脚跟,断了河南偽魏军后路,然后大军再渡河北上,如此天下可定。
刘义隆看了,问道:“刘兴祖的提议,二位卿以为如何?”
王僧绰道:“魏略有载,蜀將魏延有兵出子午谷,夺取长安的谋略,依臣看来,刘兴祖此策,比魏延之策还要冒险。”
刘义隆道:“详细说来。”
“刘兴祖想以七千精锐直入中山,可中山一带,是索虏重防之地,我们连碻磝都打不下,如何能过索虏重兵驻守之地,直入中山?”王僧绰认真分析,“就算退一步讲,刘兴祖奇袭成功,取到了几道关卡,河北之人,真的会望风归附吗?”
刘义隆点点头。
王僧绰接著道:“再退一步,就算河北义士望风归附,索虏必然也会大军来守,河北之地,一马平川,到时候为了支援刘兴祖,巩固已获成果,我军必定要在河北与索虏决一死战。索虏善野战,我军善水战,我军千里奔袭,索虏以逸待劳,这胜算,微乎其微。”
“唉。”刘义隆嘆了口气,“朕前两次北伐,皆志在取河南之地,便有些人议论说,朕胸无远志,无一统南北之心,他们岂不知佛狸统一北方后,索虏国力便不弱於宋,想靠一两次奇袭,就奠定胜局,无异於痴人说梦。河南之地,尚且不能得,如何统一南北。”
王僧绰道:“陛下深谋远虑,非凡夫俗子所能理解,还请陛下不要在意这些无知之言。”
刘义隆点点头,又拿过一封奏书。
这封奏书,是刘诞所写。
刘义隆细细看完,合上奏书,起身慨然长嘆:“难道朕有生之年,都不能尽得河南,復洛阳吗?”
记住我们101看书网
王僧绰道:“若佛狸之死,是索虏国运衰退之始,陛下一统南北,大有可望。”
刘义隆这次没有回覆王僧绰,他兀自沉默了半晌,问道:“休龙可有上书?”
休龙,是刘骏的字。
“还未收到。”徐湛之上前,话锋一转,说道:“不过臣倒是听说了雍州传来的讖言。”
“什么讖言?”刘义隆问。
徐湛之道:“京师寻有祸乱,真人应符属在武陵王。”
刘义隆面色一惊,问道:“讖言从何传起?”
徐湛之道:“听说是一沙门僧人对顏峻所说。”
刘义隆听了,心里很不是滋味。
刘劭和刘濬刚搞出了巫蛊之事,刘骏那边竟然又出了讖言。
看来,他这些儿子们,似乎都盼著他早死。
刘义隆沉吟半晌,道:“这也不算什么讖言,太子和刘濬,都参与了巫蛊之事,若朕降罪,废了太子,惩罚刘濬,那么这帝位,顺位便当由休龙继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