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大贤良师(2/2)

连妇人的哭泣都下意识地停滯了一瞬。

马大龙指著妇人怀中的少年,声音嘶哑,带著最后的希望,对那黄巾方士急切地恳求道:“仙长,求您快看看我儿元义!”

神秘方士的目光落在了妇人怀中那气息微弱的少年身上。

他没有立刻上前,而是缓缓抬起了手。

一根古朴的九节竹杖,不知何时出现在他掌中。杖身似乎带著某种岁月的沉淀,隱隱有光华流转。

“莫慌,莫怕。”

方士的声音不高,却奇异地传入了每一个村民的耳中,带著一种抚慰人心的力量。

他目光扫过一张张写满苦难与麻木的脸庞,沉声道:

“苍天失德,降灾於世,黎庶受苦。

然,天地自有其道,皆可救赎。

吾乃太平道者,今日至此,非为一人一家,乃为解此倒悬之苦,立太平之世!天既弃尔等,吾为尔等师!”

“师?”

人群中响起低低的疑惑。

方士不再言语,他走到马元义身前,蹲下身。

伸出枯木般却异常稳定的指节,轻轻搭在少年滚烫的额头上。

隨即,他闭上双眼,口中开始低声诵念著玄奥难明的经文,音节古朴苍凉,仿佛沟通著冥冥中的伟力。

那诵经声在狭窄的巷弄里迴荡,渐渐压下了所有的杂音。

围观的人群不由自主地屏住了呼吸,一种肃穆而奇异的气氛瀰漫开来。

方士诵念完毕,睁开双眼,眸中神光湛然。

他取过旁边一个粗陶碗,从隨身携带的葫芦里倒出些清水。

然后,他一手持碗,一手持九节杖,在碗口上方虚虚画著繁复的符籙轨跡,口中低喝一声:“太一慈悲,甘露驱邪!疾!”

隨著他最后一个音节落下,九节杖的杖头似乎极其微弱地亮了一下,快得让人以为是错觉。

碗中原本清澈的水,仿佛被无形的力量搅动。

泛起了极其细微,但却是肉眼几乎难以察觉的金色光点,瞬间又隱没不见。

“將此符水,餵他服下。”

神秘方士將碗递给马大龙,语气不容置疑。

马大龙和眾位村民,被刚刚那一幕震惊的呆愣住,见神秘的道长將符水递过来,片刻都不犹豫,直接餵到了儿子的口中。

时间仿佛凝固了。

所有人都死死盯著地上的少年。

“呃……”

一声微弱的呻吟。

紧接著,在眾人惊骇的目光中,马元义那烧得通红的脸庞,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开始褪色。

紧锁的眉头缓缓鬆开,不到一炷香的功夫,少年脸上的潮红尽褪,虽然依旧虚弱,但呼吸平稳,竟似沉沉睡去,高烧退了。

“天……天老爷啊!”王东第一个失声叫了出来。

“活了,元义活过来了。”马大龙的妻子喜极而泣,抱著儿子又哭又笑。

“神跡!”

人群瞬间炸开了锅。

震惊、难以置信在这些贫苦百姓的脸上交织。

他们望著那个站在中央、手持九节杖、头束黄巾的青年,眼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敬畏与虔诚。

青年適时开口,宣扬自己的教团,道:“入我太平道,信奉太一之神,诵习《太平经》,持符水,可祛病禳灾,得享太平!”

“神仙,我要入教!”

第一个反应过来的是马大龙。

“我等也信奉太一之神,入太平道教。”

绝望的百姓找到了信仰的支柱,纷纷匍匐倒地,呼喊著太平道的名號。

在一声声狂热的呼喊里,青年的身影愈发显得高大。

他抬头望向了苍天。

昔日的少年张角已死,如今站在这里的,是身怀改天换地之志的太平道首——大贤良师张角。

陆府密室中,静坐的陆离缓缓睁开了眼。

他的目光仿佛穿透了重重墙壁,看到了城外那股点燃的信仰之火,看到了弟子身上那与天地气运交织,愈发磅礴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