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回来上班?(1/2)

陈阳和张卫国回到撞球室,清点出整整6400元现金。

要知道,当时普通工人月工资才四五十元,这一晚的收入几乎让陈阳成了大半个万元户!

张卫国鬆了口气,又有点为难,这么多值钱货要放到他这小破撞球室里,但是纠结了一下还是道:“你放心,这几天我也不营业了,晚上我亲自在这看著,一台都少不了。”

陈阳数出一叠钱,推到张卫国面前。

“小舅,这一千,你拿著。”

张卫国正擦著撞球杆,瞥了一眼,没接:“干啥?我就是帮你搭个线,要啥钱?回头买几条烟放撞球室,让兄弟们抽就成。”

陈阳没收回手,只是笑笑:“烟要买,钱你也得拿。这趟没你,这批货不可能三天就能卖完。”

双方你来我往,僵持不下,最后陈阳出个点子,把一台外壳有点凹损的故障机放在撞球室招揽生意,再给张卫国500块钱烟钱,张卫国这才扭捏的收下。

第二天,22台电视机被抢购一空。第三天上午,剩下的货更是直接被清空,连那台麦经理搭上的故障机都被人以600元的价格买走。加上带回来的20台半导体收音机,这批货彻底卖了个乾净。

陈阳坐在撞球室的破沙发上,面前摊著帐本。他仔细核算著每一笔收入:40台电视机,每台800元;2台故障机,送给撞球室一台,另一台600元;20台半导体,每台50元。总共是33600元。扣去各项杂费,陈阳现在手头上有三万的现金。

张卫国盯著帐本上那个惊人的数字,饶是他,也有点口乾舌燥,感慨道:“陈阳,你小子现在比我们厂长还有钱。”

陈阳笑笑,这个野性的年代,別说他掌握著信息差,就是普通人,只要有胆量,到处都是发財的机会。

后世五六十岁的企业家大多迷信,为什么?单纯因为他们不愿意承认自己是吃了时代红利,赚下第一桶金,但是心里又清楚自己的能力也就那样,於是最后就把自己成功的所有原因归为命好。

傍晚,铁路大院的空地上摆著一台14寸黑白电视机,天线歪歪扭扭地架在竹竿上,几十號人搬著小板凳围坐一圈,等著看李寧比赛的重播。

说起来,奥运会的开始,也刺激的电视脱销,感谢中国健儿!

陈阳感慨自己发的是国运財,不过,哪怕陈阳再有钱,此时也是乖乖坐在父母身边,手里捧著半个西瓜,铁勺挖著吃。

张素琴正在和人聊天,齐大民媳妇孙丽萍摇著蒲扇愤愤道:“你看这程段长家那口子,据说前阵子托人从广州带了台松下的电视,天天显摆,昨天还故意把音量调老大,放《霍元甲》。”

张素琴没接话,但陈阳看见她抿了抿嘴,不无羡慕的看了一眼程段长的方向。

他心里突然有点不是滋味。

他知道母亲羡慕。他兜里现在揣著三万多块钱,別说电视,就是冰箱、洗衣机,都能给家里置办齐了,但他现在做的事,真不能告诉家里。

铁路系统独立於地方机构,跟其他家大院互不来往,不知道沈晶从哪打探的信息,还照顾了自己生意,买了一台松下。不过也好在爸妈他们消息不灵,张卫国在外面卖电视卖得风生水起,爸妈愣是不知道。

陈阳嘆口气,以后再慢慢补偿爹妈吧。

打通麦经理、老宋那条线以后,陈阳不用亲自去跑琼岛了,直接打电报或者去电信局打长途电话,第二批电视也很快运到了林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