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新布局(1/2)

轿车终於来到省府大院。

陈阳下车给李祥民开门,然后跟在他身后一路来到了会议室。

会议室比想像中更朴素。掉漆的绿墙皮,磨得发亮的木地板,长条会议桌铺著洗得发白的蓝布。

几位领导已经落座,李祥民轻轻拍了拍陈阳的胳膊,示意他坐在靠门边的位置。

“陈阳同志是吧?”主位一位头髮白的老者开口,“祥民同志把你的报告转上来了。几十万美元外匯,不是小数目。说说看,凭什么给你?”

陈阳站起身,镇定道:“各位领导,这笔钱確实不小,但是我觉得,如果引入这条生產线的话,有好几个好好处。

“第一,带动就业。”他翻开报告第一页。

“目前林城周边四个县,生猪压栏严重,养猪户苦不堪言,连带饲料、运输等相关產业也萧条。这条生產线落地,直接用工三百人,间接带动饲料加工、生猪屠宰、包装印刷、物流运输等上下游產业,保守估计能解决1000人就业。”

他顿了顿,观察著领导们的反应,继续道:

“第二,盘活资源,增加农民收入。去年我省生猪出栏量增长,但鲜肉销售有限,冷库容量严重不足。大量猪肉要么低价拋售,要么…烂在栏里。但是如果做成火腿肠,保质期长,运输方便,能把我们林城乃至全省的猪肉,卖到全国去!农民手里的猪不再是负担,是实实在在的收入!”

“第三,提高人均肉类消费水平。目前我们老百姓吃肉还是件奢侈事,尤其是城里普通工人、学生。火腿肠价格相对低廉,营养方便,能让更多普通家庭,尤其是孩子,吃上肉。”

“第四,”他声音沉了沉,“国际市场变化。苏联那边…听说对我们的冻肉进口有变化,停止进口了。与其被动挨打,不如主动转型,把初级农產品变成深加工商品,提高附加值,也能规避一些风险。”

他合上报告,目光扫过眾人:“各位领导,这不是我陈阳一个人的生意。这是能盘活一方经济,解决农民卖猪难,让老百姓吃上实惠肉,还能为国家创匯的一条路子。”

会议室里一片寂静,只有翻阅报告纸张的记录的沙沙声。

主位的老者拿起茶杯喝了一口,目光深邃地看向陈阳,又看了看李祥民。

“祥民同志,你怎么看?”

李祥民立刻站起身:“各位领导,陈阳同志说的都是实情。生猪压栏问题確实严峻,农民有怨气。这条生產线,技术上可行,市场上前景广阔,更重要的是,能解民困,促发展。我代表林城市政府,全力支持这个项目,並愿意承担相应的协调和监管责任。”

老者沉吟片刻,突然开口道:“陈阳同志,你现在方便麵生意红红火火,其实不需要冒那么大险的,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陈阳低下头,想了一会:“领导,我觉得,现在这个年份,是很神奇的年份,遍地机遇,处处黄金。”

“我如果只做方便麵的话,我相信,不出几年我能让我下半辈子衣食无忧,生活富足。但不是我个人的能力,而是这是时代造就我的富裕。”

“所以,这是个造富的年代。但是,我不想只造我一个人的富裕,我想在我的能力范围內,带领大家一起摆脱贫困。”

老者这次仔细地看了陈阳五秒钟,突然开口道:“好!我会在常委会上提出这个议案的。但陈阳同志,如果批下来了,你要知道,这笔钱是人民的血汗钱,更是宝贵的外匯资源!你必须给我立下军令状!设备要引进最好的,管理要最严格的,质量要过硬的!要是搞砸了,或者弄出什么乱子…”

他目光如炬,“唯你是问!”

陈阳前世也就乾乾小买卖,虽然见多识广,但是真没和这个级別的领导打过交道。根本不懂这些潜台词,但是转眼看到李祥民面露喜色,知道这事能成个八九成了,连忙保证:

“请领导放心!我一定全力以赴,绝不辜负领导和人民的期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