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下注(1/2)
听说援军到了,吕兗心中大喜。再一听,不是朱温亲至,又有些失望。朱友珪哪里比得上朱温?转念一想,不是朱温也好。要是朱温带著十万大军过来,搞不好整个义昌军都要变成朱温的地盘了。
朱友珪没有朱温那么厉害,胃口也应该没那么大。
“两日后朱友珪与刘守光决战?此事须得召集眾將商议。”
沧州被围將近两个月,城中的粮食不够吃,已经將牲口、马匹都宰杀来吃了。现在城中的骑兵只有冯廷諤的那一百骑,而卢龙军中有大量的骑兵,以步兵对抗骑兵,先天上就处於劣势。而且城中將士已经挨饿了一段时间,让他们守城还可以,衝出去野战怕是有些为难。
军事会议在节度使府邸召开,刘延祚认为必须在两日后出兵,“要是援军被打败了,我们躲在城里也只是等死!这两天把所有食物都拿出来,让军士们吃饱喝足,两天后只留老弱守城,其余兵马一股脑杀將出去!本帅也要上阵,要是不能打贏,那就死在战阵上好了!”
刘延祚的父亲刘守文已经成了刘守光的阶下之囚,曾经偌大的义昌军就剩下了沧州这么一点地方。以刘守光的为人,刘守文肯定是活不了。刘延祚挺有骨气,大不了跟父亲一起死罢了。
其他將领也都同意全军出击,跟敌人决一死战。
城中粮食日渐稀少,所有人都感受到了脖子上的绞索正在一天天的勒紧。再不拼命,以后连拼命的机会都没有了。不过吕兗和孙鹤等人都不同意刘延祚亲自带兵,“节度使大人但在城中安坐,杀敌有我等就行。”
战场上刀剑无眼,要是刘延祚出了什么意外,那他们就是不败而败。
刘延祚坚持要出阵,將军们再三劝阻,这才打消了他要亲自领兵的想法。
当刘延祚、吕兗和孙鹤等人商议军情的时候,陈诚回到了高家。两个弟弟见到兄长回来,大喜过望,一个上来搂住腰,一个上来拉著手臂,一个多月没见,弟弟们想念他得紧。二弟年纪大些,还能把持得住,三弟高元璞才11岁,上来就紧紧地搂著陈诚的腰,喊道:“大哥,你终於回来了!”
陈诚摸了摸高元璞的脑袋,“嗯,我回来了,家里这段时间吃的还够吗?”
“够是够,但是许久没吃过肉了。”
围城期间有吃的就不错了,要真的到了天天吃肉的地步,那才叫糟糕。
王伯在边上笑呵呵地道:“大郎回来了就好,我这就叫人给你做吃的去。”
“不用了,我是吃饱了才回来的。等下我要去姐姐那边,不用管我。”
高元璞眼睛一亮,“姐姐家里是不是又煮羊肉了?”
陈诚哈哈大笑,“今天没有羊肉,等过几天,想吃什么都有。”
过两日便要决战。要是打贏了,想吃什么都能弄来。要是打输了,自然是万事皆休,不用再提。
陈诚先是从井中打水,抹上胰子,好生地清洗了一番。换上乾净的衣服,又刷了牙,这才出门。
中国古代很早就有了清洁牙齿的习惯。《礼记》中记载“凡內外,鸡初鸣,咸盥漱,衣服,敛枕簟,洒扫室堂及庭,布席,各从其事”,这段话证明古人早在两千年前就有了漱口的习惯。而在刷牙工具没有发明之前,古人漱口普遍採用含漱法,以盐水、浓茶、醋、酒等为漱口剂。
盐水漱口可以清除口腔异味、清洁牙齿,起到消炎的作用;茶水漱口则可以脱牙垢,清热解毒、化腐去淤;以酒漱口既是为了清洁口腔,同时也有安食的作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