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双胞胎(1/2)

天还没亮,卢龙军就开始杀牛宰羊,让將士们吃了顿好的,然后出城列阵,向梁军发起挑战。朱友珪下令坚守营寨,並没有出去跟卢龙军野战。没有了成德、义武两镇的骑兵,梁军的劣势越发的明显。

“先消磨敌军的锐气,等他们疲惫了,再与他们斗將。单廷硅、元行钦自负武勇,必然会答应。元璫,到时候就看你的了!”

朱友珪打小就被人说是“狡猾多智谋”,他也確实在很多方面表现出了聪明才智。

梁军坚壁不出,刘守光便下令卢龙军强攻。进攻之前,刘守光让卫兵在诸军阵前大叫,“燕王有令!先登者,千金赏,官升三级!擅自后退者,军法从事!”

按军法从事,就是强调严肃处理,不讲情面,一般来说就是砍头。典出《汉书·王莽传》,“敢有趁犯法,輒以军法从事。”

五代十国各地诸侯的军法大多承袭唐朝,军法从事的情况有这么几种:失误军事,从征违期,主將不固守,纵军掳掠,私卖战马和军器等。在军纪森严的部队里面,比如说主帅是李靖的时候,这些事只要沾上一条,那就是个死。

《大唐卫公李靖兵法》曰:古之善为將者,必能十卒而杀其三,次者十杀其一。三者,威振於敌国;一者,令行於三军。是知畏我者不畏敌,畏敌者不畏我。如曰尽忠益时、轻生重节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惰、败事贪財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质直敦素者,虽重必舍;游辞巧饰、虚偽狡诈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赞,恶无纤而不贬:斯乃励眾劝功之要术。

简而言之,就是一个字“杀!”

要不是有严酷的军法逼著,士兵们怎么会主动往刀枪组成的钢铁丛林上撞?又怎么会顶著箭雨捨生忘死地发起衝锋?

卢龙军的军官们高声呼喝,来自幽燕之地的壮士们身披鎧甲,举著盾牌,拿著弓弩、长柄斧和绳索之类的装备,缓缓地朝著梁军的各处营寨靠近。

梁军刚到未久,还来不及將营寨修得十分牢固,营地外面没有挖掘堑壕,没有在营地外插上密密麻麻的竹籤,卢龙军不需要填平壕沟,只要將为数不多的拒马给摧毁,就能直逼梁军营寨。

在卢龙军靠近的过程中,梁军营地中敌楼上的弓弩手率先发起攻击,他们居高临下,弓弩的射程更远,威力更大。隨后更多的梁军士兵拿著弓箭出现在了壁垒上,用强弓硬弩朝著敌人飞快地倾泻著远程火力。

箭矢和弩矢呼啸著扑向结成密集阵型的卢龙军,箭鏃撞在盾牌和盔甲上面,发出簌簌声响,仿佛是大雨倾盆。不多时,许多士兵手中的盾牌上面便插满了箭矢,地面上也长出了一丛丛的羽林。

卢龙军前排的士兵都穿著鎧甲,距离较远的时候,箭矢、弩矢射上去不是被弹开,就是射进去了又没有完全射穿。等到距离接近,重弩能射穿铁甲时,卢龙军的弓弩手也发起了反击。

双方的弓弩手都在用最快的速度射击,时不时就有人惨叫著倒下。卢龙军中擅长射术的军官士兵也有很多,但是很显然,在用弓弩对射阶段,他们的伤亡更大,到第一个勇士挥舞著长柄斧劈砍营门的时候,卢龙军已经付出了上百人的伤亡。

这点伤亡对卢龙军来说根本不算什么,指挥作战的元行钦调来了更多的弓弩手,用密集的箭雨压制梁军,然后投入重步兵发起了衝锋。

梁军有营寨作为掩护,卢龙军则是可以集中兵力攻其一点。

上千幽燕重甲武士咆哮著冲了上来,挺著长枪和梁军隔著柵栏对刺。四米多的长枪密密麻麻地捅向对面,又被密密麻麻的长枪地捅穿。在这种血腥的绞肉中,能不能活下来,靠的是个人的武勇,靠的是身上的鎧甲和手中的武器,更多的是靠运气。

梁军共有两万多人,没有全部挤在一座营寨里面,而是按照兵法分作了五营,主营八千多,加上輜重、医官、铁匠等,共一万兵马。其余四营各有三四千不等。

卢龙军没有上来就攻打主营,而是出动了一万大军攻击离主营最远的那处营寨,进攻方和防守方的兵力比差不多是三比一。元行钦仗著兵多將广,催动將士连续进攻,一营兵打残了,就换一个营头上去。

战至下午两点左右,天气最为炎热的时候,卢龙军已经攻上了壁垒,和梁军短兵肉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