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突然的自我(1/2)

梁军没有出兵,陈诚就又放了一个俘虏回去,並附上了第二封信。信中这么写著:“战又不战,退又不退,是何道理?”

王茂章被气得暴跳如雷,但再次忍了下来,因为他也收到了朱温病重的消息。派去了几波人,没有一次见到皇帝陛下。王茂章也担心起来,该不会是有人搞“秘不发丧”那一套吧?

消息传开后,梁军人心惶惶,士气越发的低落。从上到下,绝大部分人都想要知道朱温朱皇帝到底是死是活,眼前的战事几乎没人管了。

梁军就守在营地里面,不进攻,但也不撤退,整天就伸长了脖子等著南边来传来消息。

发现梁军不愿意出来,义昌军便加大了袭扰的力度,时不时地就攻击梁军出来砍柴的士卒,或是袭击梁军运输粮草的队伍,给梁军造成了不小的伤亡,並且使得梁军的补给越发的艰难。

有系统外掛在,梁军百人以上的调动显示得清清楚楚,想要抓住梁军的运输队和派出来的小股部队简直是不要太容易。

陈诚带著义昌骑兵和沙陀骑兵四处出击,打得梁军苦不堪言。梁军明明有装备和兵力上的优势,却完全发挥不出来。王茂章再次提出了先拿下平原,然后跟义昌军决战,可是没有几个人听他的。

在击溃了一支两千人左右的梁军运输队后,通过审问俘虏,陈诚得知了朱温已经许久不曾出现的消息。被俘的梁军將校声称皇帝陛下可能已经大行了。

“朱温死了?不是说生病吗?真死了啊?”

“我......我不知道,但军营里面都传开了。”

“哦,都传了啊,传开了好。”

既然有了这样的传言,不管是真还是假,让这把火烧得更旺就是了。陈诚从俘虏中挑选了一批人出来,或是释放,或是故意製造机会让他们逃跑,然后將朱温死了的消息传播出去,並且还加上了许多其他的內容,像是什么朱友文带兵杀进了汴梁,一把火把汴梁给烧成了白地,或是杨师厚杀了朱温,血洗了汴梁城之类的。

总之,汴梁不是被烧了,就是被血洗了,也有被血洗了之后又被烧成白地的,怎一个惨字了得。

禁军將士们的家眷都在汴梁,不是在城里就是城外,要是汴梁被烧成了白地,他们的家人会有什么样的下场?

朱温把禁军的家眷都放在汴梁,让禁军不敢隨便造反,这是很高明的做法。但要是汴梁出了事情,前线的十万禁军就全都炸锅了。

除了朱友文、杨师厚,陈诚还將梁国的其他大將都给编排进去了,除此之外,还有歧王李茂贞攻破潼关,杨吴大军北伐中原等谣言。

李茂贞地盘狭小,兵马不多,不久前才被杨师厚爆锤了一遍,哪里敢进攻潼关?在没有拿下长安之前,李茂贞连防守都很吃力。

南边的杨吴情况暂时也不可能出兵北上。杨行密死后,其子杨渥继位,袭其淮南节度使、东面诸道行营都统等职,称弘农郡王。吴国大將徐温在杨渥袭位过程中立有大功,但他和张顥统领牙兵,最终因此引起了杨渥的反感。

杨渥挑选壮士另组东院马军,又调自己在宣州时的三千亲兵入卫广陵,以对抗徐温和张顥的左右牙兵。又命亲信指挥使朱思勍、范思从、陈璠隨大军镇守洪州,以培植自己在地方上的势力。

徐、张二人跟杨渥之间的矛盾日益深重,他们担心会被杨渥清算,於是先下手为强,诬称朱思勍等三將在江西谋叛,遣亲信到洪州將三將处死。又各率牙兵百人持刃入宫,声称杨渥身边有奸臣乱政,击杀其亲信十余人,號称“兵諫”。

杨渥由此遭到了软禁,吴国大权落到了徐温和张顥两人手中。

几个月前,张顥率领左牙兵冲入杨渥府邸,由党羽纪祥、陈暉等杀杨渥於寢室,对外则宣称杨渥是暴病身亡。紧接著,徐温又杀了张顥,独掌了吴国大权。

虽然徐温控制了广陵,可是地位並不稳固,很多大將並不服他,吴国又怎么可能在这个时候出兵北伐?而且南边还有钱谬的吴越大军虎视眈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