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现实就是如此残酷(2/2)
“恐怕包括太子在內,歷代君王最终都会选择忠心的。“
“至於能力,想必都觉得可以慢慢。“
“不求你多精明强干,但总该像看门狗那般守住锦衣卫这摊子。“
“是不是这个理?“
朱家父子再度沉默頷首。
这种选择对他们而言確实最为自然。
不过两人显然也想到了其中隱患。
既然才干不足,连看门护院这等差事都未必能胜任。
锦衣卫这样的机构,表面平淡无奇,实则专业程度极高。
那些暗探、密探都有特定职责,且必须是精通此道的行家。
普通人贸然闯入,恐怕连门道都找不到。
胡大老爷说到此处,不愿多言,只是摊了摊手。
“正因如此,我才说吏治问题极其严重。”
“陛下只知杀戮,可之后呢?”
“官员们可曾接受过日常教导?”
“他们初入官场,却发现现实与想像截然不同。”
“不做不错,做错便会遭殃!”
“不贪不占,连养家餬口都成问题!”
“这样的官场,进来有何意义?”
这番话一出,朱元璋和朱標都惊讶地望向胡大老爷。
朱標更是直接问道:“伯父,您是这样看待官场的?”
胡大老爷坦然点头。
“不仅是我,多数官员皆是如此。”
“就连锦衣卫也是这般想法。”
“陛下觉得,既然发了俸禄,官员就该办事。”
“可官员却认为,俸禄微薄,事务繁多,劳累尚且能忍。”
“但最麻烦的是,俸禄少,风险却极高,动輒性命不保!”
“要么浑浑噩噩混日子,要么等待,盼著陛下驾崩,换个皇帝或许能好些!”
朱元璋闻言,怒而起身。
“所以你才劝朕禪位给標儿?”
“等不及朕死了?”
“胡惟庸,你意欲何为?”
常人此时早已跪地请罪,胡大老爷却只是斜睨他一眼,不耐烦道:
“你这暴脾气何时能改?”
“站起来大呼小叫有何用?”
“为何劝你禪位,你还不明白?”
“上次不是与你说明白了?”
“官员们的想法,是你自己造成的,还能怪別人?”
“怎么?是我逼你禪位,还是逼你剋扣俸禄?”
“抑或是那动輒株连的严刑峻法,是我教你的?”
胡大老爷语气云淡风轻。
朱標却听得心惊胆战。
这两位祖宗,真是一刻都不消停!
胡大老爷如今多少有些傲然自得。
否则,他断不会在朱元璋面前说出这般话来。
然而,胡大老爷深知有些话不得不讲。
若此刻沉默,日后恐怕更为艰难。
与其將来以命相搏,不如趁早卸下重担。
朱元璋佇立良久,意外察觉向来体贴的胖儿子朱標竟未上前圆场。
这令他既诧异又心寒。
为何连標儿都不懂朕?
“標儿,你也认为朕过多?“
“你是否也觉得朕嗜杀成性?“
朱標被父亲突如其来的质问怔住。
但他明白,这正是契机所在。
关於禪位之事,朱元璋曾与他深谈。
父子二人推心置腹。
朱標对权位並无过多渴求。
毕竟这位太子早已在父皇宠爱下形同副君。
与真正帝王相差的,不过是个名號罢了。
可若问是否期待这般禪让?
自然期盼!
最令他动容的,是胡大老爷所言:三代禪让之后,此制將成为大明祖训。
这对朱氏皇权传承大有裨益。
兄弟相爭、骨肉相残的宫闈惨剧或將就此绝跡。
这对朱標极具。
但显然,朱標对胡大老爷主张的认同刺痛了朱元璋。
压抑多时的情绪终於爆发。
朱標无奈地望著父亲。
“爹,您想什么呢?“
“我岂是今日才觉您嗜杀?“
“不是一直反对您这般杀戮吗?“
这番不按常理的回答令朱元璋愕然。
是啊!
胖儿子素来认为自己杀戮过甚。
这猝不及防的坦白让他困惑地望向胡大老爷。
“陛下莫看我!“
“杀伐轻重与我无关!“
“关键在於您杀得不合章法!“
“莫说太子,百官也被这乱杀之风弄得晕头转向!“
“甚至分不清您究竟是反贪,还是藉机......“
朱元璋愈发困惑。
他骨子里最憎恶污吏。
怎会成了不反贪而藉机......?
胡大老爷见状轻嘆。
“也罢,且与您分说。“
“细想往日作为便知,此事另有玄机。“
胡大老爷竖起食指。
朱元璋作为大明的开创者,洪武皇帝在位时立下严苛律法。
“凡受贿、贪污六十两以上者,处以剥皮实草之刑!“
“这彰显了你对贪腐零容忍的决心,没错吧?“
此刻的朱元璋,正因老兄弟和太子朱標的联手“背叛“而心神不寧。
他只能紧盯著胡惟庸,等待这位智囊给出解答。
“关键在於——“
“无论主动被动,一旦触犯此律。“
“摆在面前的只有两条路。“
“要么乞求皇帝开恩,或许能保住性命。“
“要么索性同流合污,想著法子遮掩罪行,还能多捞些好处。“
“横竖贪六十两也是死罪,不如贪六万两痛快活几年。“
“既然结局相同,为何不选后者?“
“反观那些受贿六七十两的,却时常因陛下特赦而逃过一劫。“
“毕竟您也清楚,稍贵重的礼物价值百两实属平常。“
“如此一来,您亲手制定的《大明律》反而被自己打破了。“